2023年山西省12件民生实事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举行

2023年山西省12件民生实事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举行

发布日期:2023-08-31 来源: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量:1263

8月29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住建厅、省文旅厅、省计划生育协会、省残联、省红十字会有关负责同志介绍2023年山西省12件民生实事推进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生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初,省政府将12件民生实事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向全省人民作出庄严承诺。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省民生实事推进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

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李天照;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马双喜;

省教育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侯文一;

省民政厅副厅长宋海兵;

省财政厅副厅长安晓飞;

省人社厅党组成员、省就业局局长薛春生;

省住建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张学锋;

省文旅厅副厅长(正厅长级)张志仁;

省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李瑞兵;

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巩成;

省红十字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张少然。

请他们介绍我省12件民生实事的推进情况。同时,各位也很高兴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李天照作介绍。

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 李天照:

各位新闻界朋友:

大家下午好!下面我就我省12件民生实事推进情况作一通报。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亲临山西考察调研,在考察调研过程中,深情指出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山西牢记领袖殷殷嘱托、不负期望,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多不少,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今年年初,金湘军省长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山西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作出庄严承诺,集中精力办好12件民生实事。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委、省政府把为民办实事作为主题教育重实践、建新功的具体抓手之一。蓝佛安书记多次批示指示,突出实事实效,推动民生工作,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金湘军省长先后三次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调度督办,有力高效推动目标任务落地落细落实;各位分管副省长积极领办、精准举措,狠抓分管领域民生实事;省政府办公厅领题调研,强化综合协调、要素保障、督办服务,力促落实提速提质提效。

截至目前,12件实事总体进度好于预期、快于序时进度。其中,8件已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其余4件快于预期,稳健推进。已经完成的8件中,2件实现应补助尽补助,分别是提高城乡低保家庭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扶残助学圆梦工程;3件超目标完成,分别是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工程、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提质工程;3件实现全覆盖,分别是20万人口以上的县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城区小学生“放心午餐”全覆盖、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主要举措有三点:

一是责任闭环建机制。坚持目标导向,运用“一台账、两清单、三方法”,即任务台账,责任清单、问题清单,闭环工作法、专班工作法、一线工作法,12件民生实事任务逐层级、逐县区、逐项目、逐月排出目标,固化责任。建立省负总责,一事一机制;市县负主责,一项一专班,高效落实责任机制,以责用“链”促落实。

二是“四精四账”抓落实。按照“精细建帐、精进交账、精准核账、精确销账”要求,12件民生实事件件实现挂图作战。强化省、市、县、乡“四级”一体贯通,政府统筹建账销账、分管部门分项核账交账,形成上下贯通、条抓块统、统分结合的抓落实体系,“一根钢钎插到底”,条块联动抓落实。

三是“三督三察”提质效。全链条、全流程、全闭环,突出数字说话,绘制有标准、有量化、有节点、有时限、有激励、有问效的“施工图”“路线图”“责任状”。线上13710督办,线下核查服务,月月盘点、精算兑账,区域层级大排队,跟踪问责问效,紧盯关键环节关键少数,从严从实叫板责任落实,确保民生实事惠民有感见成效。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见实见效抓好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在确保今年12件民生实事如期实现、兑现承诺的基础上,围绕“群众急需、发展必须、民生短板、工作弱项”再谋划一批民生实事项目,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老大难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感谢李天照副主任的介绍。

下面,请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马双喜作介绍。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马双喜:

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提质工程作为2023年省政府12件民生实事之首,对助力农村消费升级、促进农民创收增收、服务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邮政管理局,牵头建立“省级协调、市级负责、县级落实”的工作机制,搭建“1+2”政策框架(提质工程实施方案+上行、下行快件补贴政策),民生实事政策效应不断凸显,农村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进一步畅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用持续显现,正在走出一条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山西路径”。

快递进村质效显著提升。截至8月25日,全省打造统仓共配一体化示范县20个、建设标准化快递综合服务站200个、完成备案管理行政村快递便民服务点2010个,分别完成2023年年度建设目标的100%、100%、100.5%。全省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进一步完善,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成果进一步巩固,农村群众对快递服务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快递服务范围深化拓展。坚持“城乡统筹、靶向发力”,全省117个县(市、区)农村寄递物流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一方面,继续补齐91个县(市)911个乡镇网点、16094个村级服务网点的短板;另一方面,实施快递物流基础设施布局优化工程,重点打造中通电商快递产业园、顺丰太原小店物流基地等一批物流基地,26个城区4262个行政村的快递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财政补助效益有效发挥。按照“差异化补贴”的原则,2023年在下行快件补贴平均每件不高于0.5元不退坡的基础上,增加对电商平台销往县域外的农副产品给予每件1元的物流费用补贴,让农产品有个好销路、农民有个好收成。截至目前,全省农村寄递物流上行、下行快件补助发放共计1666万元,进一步发挥省级财政资金补贴效益,以“真金白银”推动农村寄递物流发展。上半年,全省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4.83亿件,同比增长61.7%;投递量11.51亿件,同比增长32.2%。

下一步,我们将切实做好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提质工程,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发挥财政资金效益,促进农村消费升级,助力农民创收增收,确保民生实事办实办好。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感谢马双喜副主任的介绍。

下面,请省教育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侯文一作介绍。

省教育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侯文一: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教育连着千家万户。今年,全省12件民生实事中,教育领域有两项任务:一是实现城区小学生“放心午餐”全覆盖,二是实现20万人口以上的县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狠抓工作落实,确保任务完成,切实让三晋人民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关于推动城区小学生“放心午餐”工程全覆盖工作。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全省各地城区学校随迁子女就读人数不断增多,加上放开二胎以后出生的孩子迎来入学高峰,孩子们中午的接送、吃饭、午休等问题成为困扰许多家长的烦心事。为此,省政府将“放心午餐”工程列为民生实事。出台《城区小学生“放心午餐”工程全覆盖实施方案》,确定今年在全省284所城区小学推进实施“放心午餐”工程。省财政专门安排2.0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这些学校建设改造食堂、午休场所等。目前,284所城区小学已全部完成建设改造及相关设备采购任务,其中115所通过食堂供餐的学校已全部完成食堂建设改造,169所企业配餐的学校也已全部完成供餐企业招标,各学校都同步实施了食品安全保障工程,以确保校内午餐营养健康、安全放心。这284所学校已全部具备学生午餐午休保障条件,秋季学期开学后将全面投入使用,服务学生人数预计将达到14万以上。加上去年已经实施“放心午餐”的275所学校,全省城区有需求的小学“放心午餐”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孩子们中午可以在学校吃饭、午休,许多家长不必再为接送孩子的问题而发愁。

关于推动实现20万人口以上的县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办好特殊教育是学有所教、弱有所扶的托底保障,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十四五”期间,国家鼓励20万人口以上的县办好一所达到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教育厅会同相关厅局出台《关于20万人口以上的县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在古交市等9个2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各新建1所特殊教育学校。省财政为此投入了3600万元专项补助经费。这9所特教学校于今年上半年陆续开工建设,利用暑期加快施工进度,目前各学校均已主体完工,正在进行功能区装修及教学康复仪器设备配置工作。这9所学校建成后,我省20万人口以上的县将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可以保障更多残疾儿童少年在县域内就近接受专业化的特殊教育。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放心午餐”的供应保障,尽快完成新建特教学校的后续建设、师资配备、招生准备工作,让这两件民生实事真正办成老百姓的暖心事、放心事。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感谢侯文一副厅长的介绍。

下面,请省民政厅副厅长宋海兵作介绍。

省民政厅副厅长 宋海兵: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2023年,省政府把“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和“提高城乡低保家庭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列入12件民生实事,3次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部署推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彰显了省政府对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的鲜明态度。刘旸副省长结合大调研和主题教育,对城镇社区幸福养老工程多次深入实地考察并进行周密部署,定期听取进展情况汇报,有力推动项目如期进行。省民政厅党组精心组织、精准施策,全力推动项目建设,高标准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养老院,引领全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为把“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这项民生实事办好,省民政厅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项目条件、建设标准和完成时限。厅领导带队分五组赴11个市全面督导和推进工作。坚持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排名,督促各市采取有力举措,加快项目进度、早日投入运营。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对幸福工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推进,不断提升幸福工程建设和运行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截至8月25日,全省100个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项目中12个已率先完工,其中5个已投入运营,88个正在建设中,总建设进度达73%。省级补助资金已下达,市县配套资金已全部落实。通过“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的项目实施,不断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养老服务可及性、便利性,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米”,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专业化、多元化的养老服务。

为做好“提高城乡低保家庭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这项民生实事,省民政厅成立工作专班,印发提标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补贴工作落到实处。目前,省级低保家庭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每人每月提高20元标准已全部落实到位。1—8月份累计发放补贴760422人次,补贴5746.72万元。其中,8月份发放93454人,发放金额702.98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省政府对民生实事的工作要求,坚持结果导向、问题导向,紧盯时间节点,加强工作调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力推动工作落实,向省政府及全省老年人交出一份满意答卷。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感谢宋海兵副厅长的介绍。

下面,请省财政厅副厅长安晓飞作介绍。

省财政厅副厅长 安晓飞: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一直以来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财政部门加强民生实事资金保障的有关情况。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财政工作全过程,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加大财政投入,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增强民生政策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截至2023年7月份,今年我省民生支出已达2695.9亿元,占到了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2%,同比增长8.8%,增支217.5亿元,财政资金的高效投入兜牢兜实了基层民生保障底线。

落实好12件民生实事是省政府今年向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省财政厅坚决落实,扛起财政保障主体责任。

一是预算早安排。虽然全省财政总体上仍处于紧平衡,但各级财政坚持民生优先的预算安排原则不变,把12件民生实事作为保障重点优先安排,足额保障,不留缺口。全省共安排资金20.3亿元,按照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省级财政安排12.2亿元、占比60.1%,市县财政安排8.1亿元、占比39.9%。

二是举措更精准。针对12件民生实事,省财政分类施策、精准滴灌,对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工程等项目增加补助内容,对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工程等项目扩大补助范围,对城镇社区幸福养老工程等项目增加建设数量,对城乡低保家庭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等项目提高补助标准,对公益性零工市场等项目推进县县全覆盖,从提标扩围、提质增速等不同方面予以保障。

三是财力保障可持续。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主动回应群众需求期盼,又注重合理确定民生实事资金的补助范围、补助标准和补助方式,保证民生支出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和各级财力状况相匹配,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财力安排得以持续保障。

四是资金快拨付。将民生资金纳入直达资金管理,建立民生实事资金台账,精细建账管理,快速分配下达,资金专门标识,库款专项调拨,根据项目进度及时拨付,保障民生实事资金早到位、早使用、早见效。

五是渠道更畅通。开展民生实事资金落实督办,主动指导市县从资金筹措、分配下达、拨付使用等多个环节细化工作举措,疏通堵点,解决难点,打通民生资金落实“最后一公里”。

六是使用有绩效。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持续跟踪、密切关注民生资金的支出进度和使用效果,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估及结果运用进行全要素、全周期管理,确保每一笔民生资金都能用在刀刃上,将省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承诺落到实处。

民生连着民心,也维系着责任。省财政厅将以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进一步健全民生资金稳定投入机制,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全省高质量发展成果。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感谢安晓飞副厅长的介绍。

下面,请省人社厅党组成员、省就业局局长薛春生作介绍。

省人社厅党组成员、省就业局局长 薛春生: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下面,我介绍“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民生实事推进情况。零工市场的规范和发展,是促进多渠道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目前,我省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超过300万人。建设公益性零工市场,是政府有要求、群众有需求的紧迫任务,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直接体现,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际举措。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将“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列为省政府2023年民生实事。按照“政府建设、规模适度、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的思路,建设117个“政府所有、公益服务”的零工市场,让零工等活不再“站马路”,让就业服务更加有温度。

省市县三级人社部门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进公益性零工市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目前,117个县(市、区)已全部建成。在建设推进中——

一是提高站位抓推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方协同发力,上下联动落实。省级层面印发了实施方案、工作机制、评价办法,制定了任务清单、建设暨评价标准清单、抓落实流程图等,确保“精细建账、精进交账、精准核账、精确销账”。

二是因地制宜抓规划。采取“利用现有招聘大厅改建、整合公共资源新建”等方式规划建设零工市场。全省新建93家、改建24家,规划建设22900平米室内服务场所,让零工等活不再“站马路”。

三是统一标准抓建设。合理设置功能区域和服务窗口,确保具备求职登记、信息咨询、对接洽谈、候工休息等功能,满足零工求职需求。

四是上下协同抓保障。省级安排资金9320万元对每县(市、区)给予60万元—12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支持;各市、县(市、区)根据实际按需配套,确保公益性零工市场建设不留缺口、日常运行有保障。

五是紧贴需求抓服务。将公益性零工市场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紧贴零工需求,提供零工信息、快速对接、就业创业培训、困难零工帮扶、权益保护等五项服务,让就业服务更加有温度。

六是突出规范抓管理。全省公益性零工市场统一名称标识、管理制度、工作制度、服务内容、求职流程等,公开服务热线和投诉举报方式,确保市场秩序规范。

七是强化引导抓宣传。既注重均衡发展,又注重培塑典型。截至目前,全省117个县(市、区)零工市场均已建成,实现“县县全覆盖”。公益性零工市场陆续运行以来,累计提供零工岗位9.3万个、服务零工7.5万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人民日报两次报道我省做法,7月21日人民日报第13版专版进行报道。

下一步,省人社厅将持续加强工作调度和宣传引导,切实把公益性零工市场建设好、运行好,把用工主体和零工人员服务好、对接好,提高人力资源匹配效率,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就业。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感谢薛春生局长的介绍。

下面,请省住建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张学锋作介绍。

省住建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张学锋: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为大家介绍我厅民生实事“既有住宅自愿加装电梯提速工程”推进情况。

实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是省委省政府改善民生的重大部署,已经连续四年被列为省政府民生实事工作,在各方努力下,这项民生工程顺利推进。其中2021年、2022年两年分别计划加装300部电梯,实际两年共完成加装电梯1077部,共下达省级奖补资金8430万元。约1.1万户居民享受到电梯带来的生活便利。今年全省计划加装500部电梯,截至目前,全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已开工564部,已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数量。以上数据表明,几年来全省加装电梯数量的年均增长率在30%以上。

四年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深受老百姓欢迎和支持,解决了许多家住多层住宅的老年人“上不来也下不去”的问题。比如家住太原市起凤街铁路宿舍1号楼的某位居民,因病长期卧床在家,一天突发疾病,由于加装了电梯,节省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及时将病人送达医院抢救。还有太原市东岗巷的景秀小区,通过加装电梯,使一位多年瘫痪在家无法下楼的居民实现了下楼出户的愿望。因此,老百姓一致认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是实实在在的暖心工程、民生工程。

几年来,加装电梯工作能够顺利实施,主要得益于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省级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省级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补助资金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省级财政对加装电梯每部补助10万元。据了解,中部省份只有我省实施了省级奖补资金支持。

二是省财政每年提前下达奖补资金,确保资金有保障。今年提前下达省级奖补资金2290万元。

三是加强督导调度,省政府办公厅逐月调度此项民生实事进展情况,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下一步我们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学习上海、杭州等地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居民达成共识。通过多种媒体、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宣传,让居民真正了解省、市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支持政策以及申报审批流程指南等内容,鼓励和引导居民积极主动实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

二是严把工程质量。指导各市要严格执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施工、安装中的质量安全管理,做到安全、文明施工与安装,确保工程质量。对已投入使用的电梯,要严格落实检测维护等有关规定,确保使用安全。

总而言之,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努力推动提升居住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坚决完成好民生实事,一定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感谢张学锋副厅长的介绍。

下面,请省文旅厅副厅长(正厅长级)张志仁作介绍。

省文旅厅副厅长(正厅长级) 张志仁: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山西文化和旅游工作多年来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面我介绍一下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的有关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2017年启动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七年来,送戏总数已突破10万场,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也激发了文艺院团创作演出活力,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免费送戏下乡进村已经成为我省最为知名的文化惠民品牌。

2023年,全省基层群众看戏热情持续高涨,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省委、省政府继续将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纳入全省12件民生实事,全年免费送戏1万场,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为民情怀。省文旅厅高度重视,会同省财政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特别是把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民生实事的要求同开展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送戏管理,提升社会效益,截至目前已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健全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会同省财政厅赴9市、16县进行调研,形成工作成果,建立整改清单,先后出台《实施方案》《推进机制》及狠抓落实相关通知,细化年度任务,明确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加强省、市、县三级统筹调度,每周梳理、每月督查问效,有序推进民生实事。

二是加强送戏管理,夯实工作基础。结合基层实际和送戏效果,研究出台了《省直院团免费送戏下乡进村工作规定》,对送戏地点、场次、内容等进行了明确要求,规范了申请审批程序,有力增强了送戏的计划性、均衡性和普惠性。同时,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协调,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高了省级免费送戏下乡演出的购买标准,有力调动了院团积极性。通过这两项工作,引领带动全省加强管理和保障。

三是创新工作形式,充分发挥效益。在地点安排上,注重发挥文化在助推乡村振兴中的特殊作用,演出向脱贫地区、革命老区倾斜,同时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拓展文旅融合惠民新形式,重点围绕市县经贸活动、文旅场所、节庆庙会送戏。在送戏内容上,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兼顾以文化人的要求和群众多样化的需求,着力提高节目质量,因地制宜、分类提供:既送传统剧目,也送新创作品;既送戏曲,也送歌舞综艺;既送整台剧目,也送组台演出。在演出组织上,认真做好送戏的对接、宣传、服务等各环节工作,加强过程管理和观众管理,切实增强安全保障。在市场培育上,探索“以送促购”模式,激发市场活力,增加服务总量。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市、县三级投入经费上亿元,调动近300个文艺院团赴农村开展免费演出,截至8月27日,全省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共免费送戏13329场,完成率为133.29%,累计惠及群众近700万人次。其中,省级送戏351场,市级送戏2230场,县级送戏10748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演出质量,争取为人民群众多送戏、送好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凝聚起磅礴力量,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山西篇章而团结奋斗。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感谢张志仁副厅长的介绍。

下面,请省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李瑞兵作介绍。

省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 李瑞兵: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公办示范性综合托育机构县县全覆盖是今年省政府集中精力办好的12件民生实事之一,这件实事是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新时代人口发展规律,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广大家庭和谐幸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民生举措,项目建成后将直接增加1.2万个普惠性托位。

省卫健委高度重视公办托育机构民生实事项目,坚持多措并举,积极协调服务,加强调度指导,持续推动落实。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省卫健委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发展改革、财政等12个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的工作专班。明确各市县政府是项目落实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负责人是项目抓落实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做到了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二是狠抓项目落实,将县级项目建设纳入省政府年度人口和生育政策保障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省市县均制定了《实施方案》,建立了工作台账,明确了工期进度,开辟了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三是强化督查督办,将公办托育机构民生实事项目纳入省政府13710督办事项,按任务、节点、目标实时跟踪督查,强化监管评估,定期调度通报,抓好整改落实。

四是突出宣传引导,以托育服务宣传月为契机,组织全省开展以公办托育机构民生实事项目为重点的托育服务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关注、参与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

目前,全省项目建设进展顺利,117个县(市、区)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为100%;其中主体工程完工40个,完工率为34% 。

下一步,省卫健委将持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统筹工程质量和安全,确保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同时,积极探索公办托育机构运营模式、管理办法、人才培养等可持续发展路径,让公办托育机构建得实、用得好,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把民生实事办成民心工程,为促进全省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感谢李瑞兵副会长的介绍。

下面,请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巩成作介绍。

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 巩成:

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成就。首先,我谨代表省残联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省残疾人事业的各级领导、各位来宾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残疾人事业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鲜明提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残疾人事业摆在全省大局的突出位置来抓,省委书记蓝佛安、省长金湘军、省委副书记商黎光、副省长刘旸等省领导,都对残疾人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给予了有力支持。2023年,省委、省政府确定了12件民生实事,其中,由省残联牵头组织实施的有两件,一件是“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工程”,一件是“扶残助学圆梦工程”。下面我分别进行介绍。

一、关于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工程

2018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明确为符合条件的0—6岁的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2018年10月,我省出台《山西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将这项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2017—2022年,省政府连续6年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纳入民生实事,六年累计为1.45万名初筛阳性0—6岁儿童提供了残疾筛查诊断服务,为3.76万名残疾儿童提供了康复救助,帮助他们减轻功能障碍、改善功能状况、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残疾儿童家庭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2023年,省政府继续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工程”纳入民生实事,并将残疾儿童救助年龄由0—6岁扩面到0—15岁,为1万名残疾儿童提供抢救性康复救助。下拨专项资金1.23亿元,省级资金比往年增加6380万元,截至今天,已为10949名残疾儿童提供了抢救性康复救助,其中,7—15岁大龄残疾儿童有3548名,完成率为109.49%。年度任务提前完成,实现了“应救尽救”的目标。极大地减轻了残疾儿童家庭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有效缓解了残疾儿童家庭因残致贫、因残返贫等问题,赢得了全社会的一致好评。

二、关于扶残助学圆梦工程

大家都知道,读书上学对于一个正常人家庭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一个残疾人家庭来说难度可想而知。为了确保不发生因学致贫返贫现象、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个底线,2023年省政府将“扶残助学圆梦工程”纳入民生实事,对符合资助条件的在校残疾人大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按照研究生每人每年6000元、本科生每人每年5000元、大专生每人每年4000元的标准给予全程资助。

目前,全省5806名符合资助条件的大学生全部得到资助,发放资金2790.9万元,实现了“应助尽助”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许多受助的残疾人大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通过电话、感谢信等方式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这里,我举两个事例:一位是吕梁孝义市视力二级残疾人王某,她是一名下岗女职工,丈夫早年去逝,一个人带着一对双胞胎孩子,两个孩子都在读大学,家庭经济压力很大。她说:现在,有了“扶残助学圆梦工程”,孩子们可以安心地完成学业,家里面也没有后顾之忧啦,真心感谢党和政府,我一定教育孩子们好好念书,用实际行动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还有一名受助大学生在感谢信中写到:“今年我得到省政府5000元的资助,减轻了父母肩上的担子,激发了我对党的热爱之情。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现已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我将继续努力,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好青年。”这些受助对象的幸福、感恩之情溢于言表。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从他们的话语中、从他们的生活中,我们深切感受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这项民生实事确实为残疾人解决了急难愁盼的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残疾人的心坎上。

下一步,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蓝佛安书记在省残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开展“回头看”,看服务对象是否做到应助尽助,看救助经费是否全部精准发放到位,看广大残疾人是否满意,进一步做好后半篇文章,同时科学谋划明年民生实事项目,加快推动我省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广大残疾人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感谢巩成理事长的介绍。

下面,请省红十字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张少然作介绍。

省红十字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 张少然:

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全省红十字事业的关心。心源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据不完全资料显示,90%以上发生在医院外的场所,事件发生的最初4—6分钟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配置提速工程作为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已经连续开展了4年,2023年将配置数量从2022年的800台增加至1000台。4年来,政策保障持续加大,配置数量不断增加,今年将达到2823台。急救网络织密织牢,接受培训人群日益扩大,群众急救意识显著提升,体现了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初心,写好“枝叶关情”治理答卷的决心,持续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供给的恒心。

省红十字会作为牵头部门,积极发挥好省委、省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把落实好民生实事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首选项”和“必答题”,真正把需求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工作做实,以实际行动彰显红十字系统主题教育的质量和成效。

一、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统筹谋划,高位协同贴民心

一是高位调度强内力。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旬报告、月通报、季调度”工作机制,培训、配置、检查、整改、总结、宣传各环节一体推进。

二是部门联动聚合力。会同文旅、交通等部门确定配置场所,联合卫健部门列为健康山西行动重点任务,对接公安、铁路等部门拓展培训人群。

三是闭环管理增效力。聚焦“使用方法学到位、需要场所配到位、平时运维管到位、应急取用保到位”四个方面,打造“配置场所行业推荐—使用人员定期复训—设备工况年度检验—AED配置动态管理”的闭环管理体系,确保配置科学、运转高效。

二、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体系保障,提质增效暖民心

构建“4321”工作体系——

一是制定四项制度,出台“工作方案”“推进机制”“工作指南”和“考核规范”,一揽子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推广“三个必讲”,在开展培训中成功施救典型案例必讲、保护善意施救者的民法典条款必讲、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必讲。

三是建设两支队伍,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组建配置场所志愿服务队伍,确保日常培训教得好、紧急关头能救人。

四是打造一个阵地,将配置场所打造成“救护培训+志愿服务+文化传播”三位一体的红十字服务阵地,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坚持守正创新,强化宣传赋能,暖心服务聚民心

一是融入日常,积极宣传,提升知晓率。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大宣传格局,宣传成功施救典型案例、寻找在晋救人的陕西女教师、推广贴近百姓的“急救培训地摊”模式,通过这些更为真实、更加鲜活、更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让民生实事在群众中有感知、有体会。

二是注重经常,服务社会,增强认同感。主动为省运会、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及太原马拉松等大型活动提供应急救护保障,投入移动AED70余台,700余名红十字志愿者提供服务达4000余小时,增强了社会各界对民生实事的认同感。

三是着眼平常,依法履责,引领新风尚。坚守应急救护培训的法定职责,主动为铁路、公安等贴近群众的部门提供培训,依托学校、社区红十字生命体验基地提升公众“知危险会救助”的能力,通过各类主题宣传和大型活动普及应急救护知识,特别是省运会期间大同市体育中心建立我省首家数字化“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和“应急救护驿站”,成为创新普及应急救护知识的前沿阵地。我们通过技能培训—知识普及—理念宣传等综合举措,促进民众“懂急救、会急救”的能力养成和“愿急救、敢急救”的行为自觉。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感谢张少然副会长的介绍。

接下来,开始回答记者提问。请各位记者在提问前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新华社记者:

今年是开展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的第二年,有哪些突出的亮点?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马双喜:

感谢记者的提问。今年省政府决定实施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提质工程,即,在对农村下行快件每件平均补贴不高于0.5元的基础上,对电商平台销往县域外的农副产品给予每件1元的物流费用补贴,让农产品有个好销路、农民有个好收成。

全覆盖提质工程实施以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全省农村双向寄递流通渠道更加畅通,助力农产品进城,提升农村消费,积极促进农村新业态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据有关部门统计,上半年全省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61.7%。

提质工程也有力促进了特色农副产品外销,扩大了品牌效应,助力农民增收。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大同市日均下行快件3.8万件,累计发运“大同黄花”等农产品快件50.2万件,带动产值440.4万元。晋城市“陵川连翘”“泽州彤康”“阳城桑叶茶”等特色农产品持续走俏线上市场。晋中市太谷饼、平遥牛肉等特色产品及太谷壶瓶枣、祁县酥梨、寿阳玉露香梨、左权核桃等农产品通过快递持续外销。临汾市吉县苹果、隰县玉露香梨外销52万余件,带动农特产品销售额0.43亿元。朔州市杂粮、亚麻籽油、沙棘汁、莜面鱼鱼、药茶等外销近850万件,带动产值3.24亿元。吕梁市交城骏枣、玉米、文水沙棘、临县红枣、汾阳核桃等农特产品线上月销超万件。谢谢!

山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融媒体中心记者:

据介绍,我省今年新建9所特殊教育学校后,全省将实现20万人口以上的县特教学校全覆盖。想了解一下,对不足20万人口的县,我们将如何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省教育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侯文一: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目前,我省有6个人口不足20万的县(武乡、黎城、平顺、中阳、方山、阳高)也已建设了特教学校。对尚未建设特教学校的,我们一方面将支持他们积极创造条件新建特教学校;另一方面将做好普通中小学特教班建设和接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工作,做好为不能到校学习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同时,也将引导现有特教学校积极接收周边没有特教学校的县区残疾儿童少年入校学习,确保具备接受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全部接受义务教育。谢谢!

人民网记者: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易、运营难,请问省民政厅在推动幸福养老工程可持续运营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另外,请问低保家庭中的高龄老人补贴是如何精准发放的?

省民政厅副厅长 宋海兵:

感谢记者提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连续四年实施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两次提高低保家庭高龄老人补贴标准。

为做好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民生实事,省民政厅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省人大审议通过了《山西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等,并配套出台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补贴、建设补助、床位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系列政策。

二是加大人才支撑。今年,省民政厅会同省财政厅制定了入职奖励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护理员,按学历分别给予3—6万元的一次性入职奖励。

三是加大品牌培育。以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为牵引,大力培育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品牌,示范带动我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为做到城乡低保家庭高龄老人补贴精准发放,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认识、精准施策。保障并维护好低保家庭中高龄老人的基本生活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基本要求,是困难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期盼。

二是主动服务、科学发放。我们改变过去传统做法,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通过低保信息系统生成发放清单,于每月10日前主动发放到老人惠农一卡通账户,让老人足不出户便享受到更加便捷的补贴政策,实现补贴服务零距离。

三是动态监管、阳光透明。建立低保家庭高龄老人动态监管机制,动态核对信息,随机进行抽查,实现“该进的进、该出的出”,阳光政策,阳光操作,阳光享受。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省政府对民生实事的部署安排,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示范引领和政策赋能,推进幸福工程持续良性运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多贴心、周到、方便、快捷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同时,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让老百姓的获得感成色足,幸福感可持续,安全感有保障。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请介绍一下,下一步我省计划采取哪些措施推动公益性零工市场提质增效?

省人社厅党组成员、省就业局局长 薛春生:

感谢记者的提问。下一步,省人社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零工群体就业需求,持续加强宣传引导,优化服务供给,上下协同发力,确保公益性零工市场岗位对接服务“暖”、管理规范秩序“优”、安全运行保障“好”。  

一是推广应用省市县三级贯通的零工市场信息平台。打造集招工用工登记、政策咨询、供求匹配、职业培训等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线上线下协同模式,实现供需智能匹配、岗位精准推送,确保零工信息“一点登录、全域共享”,零工服务“全天候、不打烊”。

二是加强宣传,提升零工市场知晓度。面向社会公布零工市场名录。指导各县(市、区)在百度、高德地图上对公益性零工市场进行标注,方便零工求职、企业用工。同时,广泛征集建筑建材、搬家货运、家政服务、快递外卖等零工需求大的行业企业需求信息,引导有需求的劳动者前往零工市场进行对接。

三是加强评估,推进零工市场提质提效。依据山西省“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综合评价办法,从工作质效、实事实效方面,分级组织评估。10月份,各县(市、区)根据工作运行实际固强补弱、动态优化、提升成效。11月份,各市对所辖县(市、区)进行全覆盖自评。12月份,省级组成工作组,随机抽查各市、县(市、区),以切实发挥公益性零工市场的最大效能,为确保全省就业局势整体稳定、促进山西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谢谢!

央广网记者:

我身边也有想加装电梯的老百姓,现在他们想了解咱们加装电梯的政策只限制在500部任务吗?如果想加电梯现在还可以申请吗?我省奖补标准如何?

省住建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张学锋:

感谢记者的提问。今年加装500部电梯是年初的基础目标,实际上省级与各市已出台的政策措施没有数量要求。因此,只要老百姓有需求就可以申请。我前面讲过,2021年、2022年两年计划共加装600部电梯,实际加装电梯1077部。今年计划加装500部电梯,目前已开工564部。

我省奖补标准为省级10万元每部,各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市级奖补政策。据了解,我省各市奖补资金5至20万元不等。谢谢!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成效显著,可以说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我想了解一下,在方便城市群众看戏方面有什么举措?另外,请介绍一下我省如何通过文化和旅游融合,充分发挥民生实事效益的情况。

省文旅厅副厅长(正厅长级) 张志仁:

感谢您对山西文旅工作的关注!下面我来回答您的第一个问题。除了面向农村地区免费送戏外,针对城市群众,我们也因地制宜地开展惠民演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比如,我们依托省直文艺单位在省城打造了12个省级常态化惠民品牌。其中,“长风之夜”“周日话剧”“晋梆之声”“国粹鉴赏”“天下黄河”等9个品牌定位明确,涵盖戏曲、歌舞、话剧、儿童剧、交响乐、曲艺等各门类艺术,在省城各剧场每周开展一次惠民演出,保证惠民演出接连不断,票价仅30元。同时,依托省城公园打造了“迎泽戏苑”“学府艺苑”“文瀛大舞台”3个惠民品牌,每周六、日和重大节假日开展常态化公益演出。在省级的示范引领下,各地也充分结合当地文艺资源,打造了一批常态化惠民演出品牌,而且影响力与日俱增,如晋中市“市民戏苑”、长治市“周末大剧院”、临汾市“周末剧场”等。这些常态化的惠民演出极大地拉近了艺术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常看戏、看好戏。同时,我们积极举办各类重大文艺活动。例如,先后成功举办了三届山西艺术节,创办了晋剧艺术节,并聚焦重大主题和节日举办各种惠民展演活动,比如今年“两节”期间,在举办山西省优秀舞台剧目展演的同时,还开展了新年戏曲晚会、新年音乐会、“群星奖”优秀节目展演、“盛世梨园”三晋戏曲演唱会、“表里山河”合唱音乐会等系列演出,影响很大。我们现在正在南宫剧场举办山西省首届稀有剧种展演。这些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内容精彩纷呈,展现出新时代山西艺术创作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让人民群众共享文旅改革发展新成果,更好地服务了全省高质量发展,在全社会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

下面回答第二个问题。为发挥民生实事的最大效益,我们从2019年起,创新工作模式,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开展“免费送戏进景区”活动。从近几年活动开展的情况来看,效果很不错,通过旅游搭台、文化唱戏、媒体传播,既让当地群众和来访游客享受到精彩的惠民服务,扩大了民生实事的影响力,还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山西特色文化,提升了山西旅游的品位,释放出文旅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例如,今年五一前夕,省文旅厅在忻州古城、应县木塔、恒山、太原古县城、绵山等景区开展了12场“免费送戏进景区”省级示范演出,引领带动市、县两级文旅部门在全省的各类景区景点、文旅小镇和旅游特色村集中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惠民演出,为“五一”黄金周预热造势,受到当地群众和景区游客的热烈欢迎。根据工作计划,今年国庆期间,除了举办“常态化品牌”“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惠民活动外,我厅正在精心谋划、统筹安排,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组织各级各类文艺院团在游客较为集中的景区开展“免费送戏”活动,助力点燃国庆中秋假期文旅市场,营造和谐、喜庆的节日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扎实做好对接协调和观演组织工作,紧密结合景区的特点和需求,送去能确实吸引游客驻足观看的优秀节目,切实助力景区增加流量,积极展示山西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热情、好客、开放、包容的新形象。谢谢!

山西广播电视台经济与科技频道记者:

我省在促进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省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 李瑞兵:

感谢记者的提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将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纳入省委常委会重点工作和13710督办事项,列为省政府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做到“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建立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规范体系,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规划,将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二是强化托位供给。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社会运营、普惠可及”的原则,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2020—2022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780万元,支持了24个托育机构的改扩建项目建设。今年全省各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6.2亿元,在每个县(市、区)建设1所80—150个托位的公办示范性综合托育机构。

三是强化监督管理。大力协调相关部门加强托育机构安全管理,今年6月份以来,专门组织全省开展托育机构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改工作。同时,加强对保育员、育婴师、保安、勤杂等工作人员的审查管理,推进托育机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保障婴幼儿安全健康成长。谢谢!

山西广播电视台农村故事广播节目中心记者:

请介绍一下“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的具体内容,通过什么途径可以申请救助?另外,请问申请“扶残助学圆梦工程”资助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 巩成:

感谢记者的提问。“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工程”具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初筛阳性0—6岁儿童提供残疾筛查诊断服务;二是为0—15岁残疾儿童提供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肢体矫形手术、基本辅助器具适配和定点机构康复训练等服务。

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项目的救助条件:

一是具有山西省常住户口或居住证;

二是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或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定点医院诊断证明;

三是年龄符合项目规定,也就是0-15岁(不满16周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脑瘫)、智力残疾和孤独症儿童可申请定点机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肢体矫形手术、康复训练和辅助器具适配等服务;

四是经定点机构评估有康复需求和潜力;

五是残疾儿童家长自愿,有正确的认识和意愿。

符合救助条件、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家长,可到市、县残联或定点康复机构申请救助项目。当地定点机构服务能力不足的,可到省级机构或服务能力强的市接受康复救助。

申请“扶残助学圆梦工程”资助需要提交的材料分两类:即残疾人大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

残疾人大学生需要提供的材料有:

1.山西省“扶残助学圆梦工程”残疾人大学生助学金申请审批表。

2.身份证、残疾人证、学生证、银行卡、交纳学费凭证等复印件。

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需要提供的材料有:

3.山西省“扶残助学圆梦工程”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助学金申请审批表。

4.身份证、学生证、银行卡、交纳学费凭证等复印件。

5.家庭户口簿、家庭成员残疾人证等复印件;低保户、低保边缘家庭证明材料。

申请2024年资助的大学生还需要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复印件和同年度未享受政府其他资助学费优惠政策的承诺书。谢谢!

黄河新闻网记者:

连续4年,省政府将配置AED列入政府民生实事,今年还加大了培训力度,请问对老百姓日常生活有哪些改变?下一步的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举措有哪些?

省红十字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 张少然: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省委第十二届六次全会指出要“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供给”。项目实施4年来,为我省构建布局合理、配置完善的院前急救网络夯实了基础。大家都知道,配置设备的关键在于有人会用。今年,我们加大了持证红十字救护员的培训力度,已培训5.6万余名,是前三年的总和,超额完成任务。人民群众应急救护知识的知晓率和普及率明显提升,普通民众院前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显著增强,三晋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五项举措加大应急救护培训力度,推动全社会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一是加强应急救护师资队伍的管理,建立全省师资数据库,实行信息化管理,完善进退流转机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十百千救护师资评定活动”。

二是建立“培训+考核+复训”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机制,确保学在日常、训在经常、用在关键。

三是将应急救护培训和社会服务同步开展。对接有关部门建立合作机制,为大型赛事活动提供应急救护保障志愿服务。

四是拓展培训领域,扩大民生实事成效。与公安、交通、铁路等部门对接,为贴近群众的基层人员和一线职工提供应急救护知识培训。

五是创新培训模式,开发“线上培训”小程序,实现“线上学习,线下考核”,逐步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数字化培训模式。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非常感谢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住建厅、省文旅厅、省计划生育协会、省残联、省红十字会11位负责同志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多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