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旅资讯
首页
文旅资讯
通知公告
惠民信息
文创非遗
旅游出行
酒店住宿
山西特产
太原市文旅信息网
搜索
首页
文旅资讯
通知公告
惠民信息
文创非遗
旅游出行
酒店住宿
山西特产
关键字
搜索
更多
排序:
默认排序
时间升序
时间降序
恭王府里赏昆曲
恭王府里赏昆曲
6月9日,昆山市石牌中心小学校学生表演《挡马》。 当日,作为第十七届“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活动之一,江苏昆山市石牌中心小学校以及千灯镇秦峰少儿昆曲团的孩子们与昆山当代昆剧院的专业演员们共同登台,在北京恭王府大戏楼为观众演出《牡丹亭·春香闹学》等剧目。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pageb
新华网
中国景泰蓝艺术交流展在瑞典举办
中国景泰蓝艺术交流展在瑞典举办
6月9日,人们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欣赏中国景泰蓝传统工艺品。 “文明互鉴的见证——中国景泰蓝艺术交流展”近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开幕,活动特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现场带来“走进景泰蓝的世界:古老中国600年艺术瑰宝”主题演讲。主办方还专门设置了以“端午粽关情”为题的景
新华网
多彩活动庆端午
多彩活动庆端午
6月10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康其湿地公园,群众体验传统蹴鞠。 当日是端午节,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庆佳节。 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pagebreak 6月10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康其湿地公园,群众诵读经典诗词。 当日是端午节,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庆佳节。 新华社记者
新华网
福建三溪村:独特的夜赛龙舟民俗
福建三溪村独特的夜赛龙舟民俗
6月9日,福州市长乐区三溪村,龙舟在南溪上穿村而过(无人机照片)。 6月9日,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三溪村夜赛龙舟民俗活动如约而至。随着夜幕降临,三溪村民及远道而来的龙舟爱好者们组成的龙舟队驭舟飞驰,挥桨竞渡,南溪两岸及石桥上人潮如涌,热闹非凡。 三溪村独特的夜赛龙舟民俗已沿袭600多年,成为远
新华网
新华全媒+丨缅怀·传承·弘扬——多地端午节庆活动扫描
新华全媒丨缅怀传承弘扬多地端午节庆活动扫描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 题:缅怀·传承·弘扬——多地端午节庆活动扫描 新华社记者 又是一年端阳到,龙舟竞渡粽香飘。在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五湖四海的人们或是划龙舟、包粽子、挂香囊,或是参加非遗展演、文艺活动,以此追思爱国先贤,传承家国情怀,弘扬传统文化。 缅怀追思先贤 汨罗江畔的湖南省汨罗
新华网
河南郑州:博物院里过端午
河南郑州博物院里过端午
6月10日,市民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里观看苏州园林美学展上的展品。 当日是端午节假期,不少市民走进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观看在这里举办的苏州园林美学展,通过百余件展品,领略闲雅诗意的苏式生活。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pagebreak 6月10日,市民在郑州商代都城遗
新华网
节令之美|端午竟有20多种不同叫法,你知道几种?
节令之美端午竟有多种不同叫法你知道几种
《端午快乐》新华社发 张柯 作 新华社天津6月8日电(记者周润健)“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6月10日将迎来端午佳节。你知道吗,这个传统节日竟然有20多个别称。除了端午节,你还能说出几个?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它是夏季唯一的一个民俗大节,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民俗学者
新华网
端午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1亿人次
端午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亿人次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记者徐壮)记者10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2024年端午节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增长8.1%。 假期中,群众赛龙舟、吃粽子、唱山歌、赏古曲
新华网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保护文物传承文明
6月8日,在位于重庆市黔江区濯水古镇的渝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游客(右)体验编织土家族西兰卡普。 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 新华社发(杨敏摄)pagebreak 6月8日,在浙江省建德市博物馆水秀广场,小朋友在非遗项目展演活动中体验提线木偶。 6月
新华网
诗意中国丨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诗意中国丨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6月10日,在江苏省泰州市水上运动训练基地,人们进行龙舟竞渡(无人机照片)。 宋朝诗人陆游在《乙卯重五诗》一诗中写道:“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端午佳节,人们包粽子、赛龙舟、束艾草、点雄黄,在多彩民俗活动中欢聚一堂、共度佳节。 新华社发(汤德宏摄)pagebre
新华网
亲手制作香囊 品味传统习俗
亲手制作香囊品味传统习俗
五色新丝缠角粽,十里艾香庆端阳。6月7日,娄烦县委宣传部与高君宇故居纪念馆共同举行“做香囊品习俗祈安康”端午节特别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娄烦县中等职业学校80余名师生参加。 活动伊始,全体师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纪念馆文物史料,聆听了革命先驱高君
太原晚报
省城首家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开诊
省城首家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开诊
能测量跳远距离的地垫,儿童使用的迷你版跑步机,考验平衡力的低高度平衡木……这里不是体育教室,而是省儿童医院儿童健康管理中心诊疗室。6月6日,记者来到刚刚开诊的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感受全链条、全方位、专业化的儿童健康服务。 如今儿童健康管理模式已从疾病导向模式转向健康思维模式,从模糊管理转向精准管
太原晚报
参加趣味研学 体验农耕生活
参加趣味研学体验农耕生活
6月9日,在晋源区乐田小镇,太原市手牵手帮扶中心组织孤困儿童开展研学活动。在中心志愿者的陪伴下,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与小动物交朋友、认识蔬菜和植物,体验农耕生活。 一大早,志愿者和孤困儿童们准时来到乐田小镇集合。萌宠园内,当看到小兔子、小鸭子等各类萌宠时,孩子们顿时兴奋起来,纷纷拔草投喂。在志
太原晚报
夏季电动汽车充电 安全知识要牢记
夏季电动汽车充电安全知识要牢记
进入夏季,气温升高、降雨增多,不少新能源车主担心在暴晒和多雨的环境下,给汽车充电不安全。6月10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的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一些夏季为电动汽车安全充电的知识。 新能源汽车在充电过程中是很安全的,车辆本身和充电设备都有过温保护,并配备有BMS系统。但不建议暴晒后立即充电,电源箱温度攀
太原晚报
杏花岭区开展电梯应急救援演练
杏花岭区开展电梯应急救援演练
为检验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发现预案不足,6月9日,杏花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太原富力铂尔曼酒店联合开展电梯特种设备应急演练。 在演练开始前,执法人员及相关负责人共同核对检查了酒店的应急预案及过往应急演练记录。随后,应急演练正式开始。在演练中,执法人员全程观摩并记录相关应急反应。执法人员与酒店相关人
太原晚报
小孩外出“串门” 众人接力找到
小孩外出串门众人接力找到
端午假期,5岁的哥哥牵着3岁的妹妹在院里玩耍。当家人下楼寻找时,却不见踪迹。在网格员的帮助下,终于在隔壁小区找到孩子。这才知道,孩子“串门”去找要好的小伙伴玩耍去了。 6月9日下午,和泽苑社区网格员郭银莲的手机突然响起,是露泽园小区居民陈女士打来的。陈女士有两个孩子,当时家里来客人,两孩子到楼
太原晚报
妻子无经济来源 丈夫有扶养义务
妻子无经济来源丈夫有扶养义务
一对八旬老夫妇要离婚,网格员上门了解情况发现,这是老太太没有经济收入、老伴又不给生活费引发的。经网格员与两位老人沟通,居民王大爷认识到自己行为不妥,承诺每月给老伴生活费。 6月9日,辖区居民83岁的王大爷致电属地乾泽园社区网格员于蔚,表示要与80岁的张大娘离婚,请求协助办理手续。于蔚登门详细了
太原晚报
共享美好景致 共护清洁环境
共享美好景致共护清洁环境
端午假期,汾河景区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人们戏水、纳凉、小聚,亲近了自然,放松着身心。记者观察发现,尽管游人增加,但景区的环境卫生依然干净整洁,多数游人离开时都会将垃圾带走。 6月9日,汾河景区“石趣园”以北,市民李先生和几个朋友在此小聚,他们在空地上铺开垫子,摆出各式各样的小吃,再搭起帐篷。
太原日报
增强仪式感 街市艾草俏
增强仪式感街市艾草俏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6月9日上午,记者在我市街头巷尾观察到,有个体商贩将一捆捆新鲜艾草摆在街头售卖,迎风飘来艾叶香。 端午插艾草,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传统习俗。在大东关街一摊位前,市民购买艾草的热情很高,不一会儿,七八公斤艾草就已销售一空。摊主告诉记者,每到端午节前,他就从乡下割些艾草来卖,
太原日报
食堂飘粽香 社区情义长
食堂飘粽香社区情义长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近日,杏花岭区多家社区食堂举办“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挖掘端午文化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 淡淡粽叶香,浓浓端午情。耐火西巷、晋安北院、小东门、省军区、坝陵北街等社区食堂,分别邀请街道和社区志愿者、生活困难老人、环卫工人、社区居民到食堂一起
太原日报
上一页
1
…
639
640
641
642
643
…
1208
下一页
推荐
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位居2023年度山西泛政务旅游类微信影响力榜单TOP1
新闻资讯
锦绣太原城 欢乐中国年 | ②景区活动篇
信息
锦绣太原中国年摄影师眼中的好去处下
锦绣太原中国年———摄影师眼中的好去处(下)
新媒体
“自驾锦绣太原城 助推美丽乡村游”锦绣太原自驾游活动在古交市岔口乡关头村成功启动
综合信息
古交市人大常委会对古交市公共阅读服务阵地建设及全民阅读推广落实情况开展视察调研
综合信息
热门
1
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位居2023年度山西泛政务旅游类微信影响力榜单TOP1
2
锦绣太原城 欢乐中国年 | ②景区活动篇
3
锦绣太原中国年———摄影师眼中的好去处(下)
4
展演预告 |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传统体育类项目展演将于6月2日在太原古县城线上线下同时举行
5
图话丨太原“夜经济”,城市“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