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山西 晋在眼前 | 这里藏着穿越千年的瑰宝

美在山西 晋在眼前 | 这里藏着穿越千年的瑰宝

发布日期:2022-07-07 来源: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量:1467



假来啦去哪儿玩?

既要玩得有趣,又要交通便利

太原周边的晋祠—天龙山就是不错的选择!

历史厚重、景色优美

可以研学观光,也可以休闲消暑

这个假期马上安排起来~

美在山西 晋在眼前 | 这里藏着穿越千年的瑰宝

“地上文物看山西”

我们印象中的山西古建和文物

因历史十分悠久

总有一抹沧桑的色彩

在太原这个北方城市

却有一处秀丽的千年园林

晋祠

从它的名字我们可以判断它是一处宗祠

似乎是肃穆的气质

但在林徽因的笔下

它又是“说不出的美丽辉映的大花园”

足见其秀美


另有一处离晋祠相距不远的地上文物则雄浑大气

而又镶嵌在山水之间

便是同在太原晋源区的天龙山景区

山西三晋之胜晋阳为最

只晋源区便有此两处胜景

让我们一站式吸足山水和历史的养分


1

美在山西 晋在眼前 | 这里藏着穿越千年的瑰宝

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

原名为晋王祠

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

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自创始年代至今已有将近3000年的历史了

现在留存的

我们依然可以流连驻足欣赏的晋祠建筑格局

主要是由宋代圣母殿至明清历代营建的不同建筑组成的

让我们一眼看回900年

宋代的审美可以说达到历代的“天花板”

有赖于晋祠

这一次我们不必只在一张画

一幅字之中揣摩宋的美学

而是置身其中

高雅的气息即刻扑面而来


1961年3月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

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

2009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

国家二级博物馆

美在山西 晋在眼前 | 这里藏着穿越千年的瑰宝

穿越千年的瑰宝


周成王封胞弟姬虞于唐

叔虞宗族在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建祠宇

称唐叔虞祠 即晋王祠

南北朝文宣帝扩建晋祠

晋祠三绝之一 难老泉亭即初建于此时


(难老泉)

美在山西 晋在眼前 | 这里藏着穿越千年的瑰宝

周柏唐槐两棵古树

晋祠三绝之二

都是晋祠千年古木的代表

周柏是周代种植的柏树

位于圣母殿北侧

唐槐是唐代时种植的槐树

位于水镜台前

历史的年轮记录在古树上

也记录在历代的修建中


(周柏)

美在山西 晋在眼前 | 这里藏着穿越千年的瑰宝

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

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

稀世国宝碑刻

是李世民留世的唯一的一通行书碑

它代表了李世民晚年的政治思想主张和绝妙书法

被誉为仅次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又一通文笔俱佳的行书杰作

美在山西 晋在眼前 | 这里藏着穿越千年的瑰宝

宋仁宗为唐叔虞之母邑姜

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也即五代时候就初建的圣母殿

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晋祠三绝之三

侍女像的主殿

难得的是

殿内的41尊彩绘塑像皆为宋初原塑

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晋祠侍女像)

美在山西 晋在眼前 | 这里藏着穿越千年的瑰宝

明嘉靖中宁化王府修鱼沼飞梁

一座举世无双的十字形桥

据历史考证

鱼沼飞梁与圣母殿是同时建成的

其初建也可追溯至五代

东西宽广

南北下斜如翼

与圣母殿上翘的翼角遥相呼应

显示了展翅欲飞之势


(鱼沼飞梁)

美在山西 晋在眼前 | 这里藏着穿越千年的瑰宝

美在山西 晋在眼前 | 这里藏着穿越千年的瑰宝

而晋祠的主角建筑圣母殿的构造

足够满足一个专业的古建爱好者的所有求知欲

  大殿结构的做法

印证了《营造法式》中

“副阶周匝”的构造处理方法

进深两间的前廊让整个大殿前厅显得非常空阔

  这种扩大了殿前空间的做法

让人在朝拜圣母时更可感受到建筑的气势

美在山西 晋在眼前 | 这里藏着穿越千年的瑰宝

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

在献殿前增建对越坊

对越坊俗称牌楼

“对越”二字是宣扬报答之意


(对越坊)

美在山西 晋在眼前 | 这里藏着穿越千年的瑰宝

光绪元年(1875年)

光绪题“三晋遗封”匾额


(圣母殿前的“三晋遗封”匾额)

美在山西 晋在眼前 | 这里藏着穿越千年的瑰宝

历朝历代对于晋祠的保护和修缮

使得晋祠这座艺术瑰宝殿堂

走向现代的我们

真是比任何穿越小说都生动的所在


因势而筑的整体布局


一般的祠庙多为小龛遍布于乡村之间

大型的祠庙空间布局常用主次分明 中轴对称

而晋柯的布局则兼而有之

集众所长与一身

形成了一个更为丰富合理的空间

晋祠还结合了其本身就位于风景之中的优势

背山临水 视域开阔

随高就低 分级而建

同时具备了风景和生态学方面的价值

又与人类的伦理观念和情感投射紧密相连


(晋祠博物馆鸟瞰)

美在山西 晋在眼前 | 这里藏着穿越千年的瑰宝

圣母殿位于最中心 最显要地位

轴线两侧灵活布置 不断地延伸形成院落式的群体

主轴线上最前端的建筑水镜台

是祭祀圣母演戏酬神的场所

除此之外还有大大小小数十个建筑群体中的重点

令人流连忘返

即便是一个单体建筑也有着自己的序列

柱廊的排列 斗拱的组合

瓦垄的明暗相间 色调的配置

都安置得合理妥贴

又符合审美习惯


在晋祠博物馆范围以外还有一个

将如此多的历史瑰宝囊括在内的晋祠公园

地域两倍大于博物馆

亭台楼阁 山水相望 美不胜收

如果把晋祠比作一个聪慧的少女

晋祠公园就是少女华丽的服饰

晋祠博物馆则是少女的智慧与灵魂

真可谓是秀外慧中


(晋祠公园景)

美在山西 晋在眼前 | 这里藏着穿越千年的瑰宝

2

在晋祠以西

还有一处灵山秀水与之相守

那便是天龙山

天龙山不仅有着

东魏、北齐、隋、唐、五代

近三个世纪的石窟艺术杰作

还坐拥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景区

山势险峻 奇峰兀立 沟壑深邃

山路回转 松柏相拥

是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的

风景名胜

美在山西 晋在眼前 | 这里藏着穿越千年的瑰宝

天龙山东西两峰南坡的山腰间

共有东魏,北齐、隋、唐开凿的

25个佛教石窟

石窟排列有序 大小不一

计有造像500余尊

它以精炼、细腻而又富有感情的

特殊艺术而闻名于世

在中国十大石窟中排名第六位

美在山西 晋在眼前 | 这里藏着穿越千年的瑰宝

2021年央视春晚的特别节目

《国宝回家》中

讲述人张国立与嘉宾杭侃共同揭晓

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

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已回归祖国

这也是国宝回家后首次与全国人民见面

这次春晚亮相也让更多人知道了天龙山石窟

美在山西 晋在眼前 | 这里藏着穿越千年的瑰宝

从精美的石窟上错开目光

天龙山还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因为天龙山有着十分丰富的地下水

山前山后 山左山右

随处可见涓涓细流

天龙山为高山型天然林区

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

千姿百态的奇松怪柏

则是大自然千百年来的造化

美在山西 晋在眼前 | 这里藏着穿越千年的瑰宝

主要的祠庙建筑则有圣寿寺

古名天龙寺

天龙山的名称也是山从寺名

美在山西 晋在眼前 | 这里藏着穿越千年的瑰宝

天龙山灵山秀水

又有晋祠遥望

相得益彰

太原的晋源区有此两处灵秀之地

静待与你相识


晋祠公园位置:

晋祠公园位置: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西仁线(晋祠胜境附近)

天龙山景区位置:

天龙山景区位置: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路西


温馨提示

受疫情影响

请游客朋友出行前

提前了解当地防疫政策

和景区开放情况

做好预约 避免扎堆出行


出游时做好自我防护

进入景区扫码测温

科学规范佩戴口罩

保持一米线 文明游览


华夏古文明 山西好风光

山西欢迎您

信息来源:山西文旅融媒体中心

文旅太原新闻矩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