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7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杨继生介绍,和往年不同,当下正在开展的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根据我市大气污染的特点和短板,结合其他地市好的经验和做法,在管控上突出四大重点。
一是明确了秋冬季主要控制指标和下降比例。依照之前确定的目标,9月至12月,全市PM10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以下,PM2.5浓度控制在37微克/立方米以下,二氧化氮浓度控制在37微克/立方米以下,二氧化硫浓度控制在12微克/立方米以下,同比分别下降28.6%、14%、21.3%、25%。
二是制定了确实可行的13条举措,每一条举措都对应相应的污染减排量和要达到的目标。
三是针对攻坚行动提出了一些新的措施,主要是围绕责任落实和精准治污两方面提出要求。一是在扬尘污染防治方面,除了“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外,还要求各工地外墙设置公示牌,开展建筑施工工地评级,还提出了“以克论净”评价考核措施,限制洒水、喷雾、冲洗作业时间等。二是在工业污染减排方面,明确下达了年底前企业搬迁关闭和升级改造任务,明确了强制减排要求。按照“一口一策”明确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错峰生产要求,全市36家企业的79个污染物排放口,6家水泥企业,非引领性建材行业企业等,都采取了相应减排措施。三是在散煤取暖攻坚方面,提出了10月底在全市实现燃煤取暖“清零”的目标要求。四是在运输污染减排方面,通过优化运输方式,限制高排放老旧车辆、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范围,强力推进新能源车和施工机械迭代更新。在此基础上,将全市高速环内(不含沿线)划定为“绿色运输示范区”,国五以下(不含)中重型货车禁止驶入。
四是提出了5条攻坚保障措施,从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执法监管、狠抓责任落实、强化舆论引导、强化督查问责等5方面明确了保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