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走进晋源区赤桥村的民宿“老成院子”,刚刚接待完一批游客的成建中正忙着打理他面积为200平方米的楼顶花园,秋千、廊架、茶台、影音娱乐室、智能家电等一应俱全的“老成院子”,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入住。
暑假以来,人们的出游热情不断升温,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便捷的周边游成为大众的新选择。集人文古迹、民俗体验、绿色餐饮、特色住宿于一体的乡村游,迎来了越来越多的自驾游客。千年古村赤桥的民宿经营依托得天独厚的优势,一路风生水起。
为了能留住南来北往的客人,在保留千年古村文明遗迹特色的基础上,赤桥村按照市政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水改电改厕、雨污分流、道路硬化等一系列项目的推进,让古村旧貌焕新颜,为旅游观光和民宿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冬天采暖时每千瓦时是0.2862元,市、区政府分别补贴0.1元,个人只需要缴纳不到9分钱。”基础配套的全面提升,方便洁净的生活条件和经济实惠的用电成本,给了成建中在赤桥村最早试水开办民宿的底气。2019年,他投资建起了独栋乡间别墅,经营起村里第一批民宿,接待的客人来自全国各地,第一年的收入就有十多万元。
看到开民宿收益可观,原本持观望态度的村民纷纷加入其中,赤桥村的民宿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如雨后春笋般开了将近30家,村妇联主任赵翠红精心打造的民宿“情槐雅舍”就是其中的一家。
500多平方米的民宿分为三层,设有卡拉OK室、台球室、多功能会议厅、茶室等,可满足不同租客的需求。赵翠红还与村民王丽丽共同打造了一家“古槐雅苑”农家菜馆,食客在这里可品尝到晋源本地各类特色饭菜。
有着多年经商和管理经验的她,还在村里成立了生态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社,打算对村里的民宿实行统一管理,设立民宿区、小作坊区、特色餐饮区、商业区等多个功能区,将古官道打造成小吃步行一条街,并为入村经营的商户开出优惠条件,鼓励更多商户在赤桥村创业开店。同时,把全省各地的特色农家菜引进赤桥村,形成自产自销的“特色美食村”,带动更多游客入村吃住游玩,最终形成完整的文旅产业链。
今年入夏,伴随着一揽子助企纾困举措接连落地,赤桥村民宿的经营状况也在不断向好,晋祠供电所还为70户村民新装了电动汽车充电桩,既方便民宿店主接送游客,又能为自驾游的私家车提供免费充电服务,有效带动疫情后旅游民宿产业复苏。
如今,赤桥村民宿已初具规模并形成品牌,可提供500张床位,订单70%来自携程、美团等线上渠道,餐饮等商户也陆续在这里创业开店。新时代传统古村走向乡村振兴的致富故事正在这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