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乡村振兴局1月30日消息,娄烦县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形势、新部署、新要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坚持“六化十到位”,创新“1235”工作法,打好驻村帮扶“组合拳”,助力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组建“一套工作专班”。该县严格实行“双组长”负责制,由县委组织部部长和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和县乡村振兴局局长任驻村办主任,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任成员,统筹指导干部驻村帮扶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完善“两项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管理。结合日常管理实际,在深入调研、反复推敲、多次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娄烦县干部驻村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全面详实规范驻村干部的职责要求、教育培训、考核考评,切实将驻村干部管理考核细化、量化、常态化。严格动态调整。本着“大不动小调整”“选优配强”原则,综合考量工作现实表现、乡镇日常管理、年终考评、群众反响等因素,对驻村干部进行动态微调整,形成“能上能下”动态管理的工作常态。全年市县共调整轮换驻村“第一书记”19名,驻村工作队员43名。
强化“三大保障措施”。全面落实工作保障。制定《娄烦县关心关爱驻村帮扶干部十条措施》,严格落实待遇保障、工作经费、健康体检、意外保险等制度,细化工作经费审批使用办法,按时足额拨付补助资金。强化关心关爱制度。通过召开座谈会、面对面谈心、蹲点式走访、下沉式探望、致感谢信、送慰问金等多种方式,关注干部生活,倾听干部诉求,化解矛盾心结,疏导不良情绪,确保驻村干部真正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积极选树典型。大力宣传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群众反映好的驻村干部和帮扶力度大、措施明确、成效明显的帮扶单位,以榜样示范,用典型引路,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主动担当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娄烦发展的浓厚氛围。
推行“五项工作机制”。“周点名”抓日常。常态化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微信“大点名”工作,通过电话抽查、微信视频点名形式,随机抽查乡镇驻村干部,并印发通报,督促驻村干部严格落实全脱产、每周“五天四夜”驻点工作要求,全年累计开展微信“大点名”17期,点名1310人次。“月巡查”强督促。成立日常督导组,按月深入基层实地督导。动员驻村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任务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全年累计督导15轮次。“强培训”提能力。全年通过集中培训、政策宣讲、政策大讲堂、外出实地学习等形式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进行理论培训,实现全员培训、精准培训,强化帮扶领域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帮扶实效。“季考评”晒成绩。采取多种方式开展驻村成效考评,“比”政策业务技能、“晒”消费帮扶实效、“亮”民生实事实绩,全年解决实际困难76个,累计销售农产品312.75万斤,销售金额589.98万元。“年考核”评先进。按照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帮扶成效等分类设置进行考核。选树山西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1名,推荐表彰山西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4个、先进个人8人,推出5个优秀驻村工作队典型事迹专题片,极大地激发了全县帮扶干部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