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明代建筑崔家大院,戴上耳机便可聆听十县区居民字正腔圆的方言,还可现场感受太原莲花落和太原叫卖的风采。11月26日,太原方言博物馆分馆在太原古县城正式开馆。天南海北的游客可通过文字、音视频和现场表演感受太原方言的独特韵味。
“快来瞧、快来看喽——姑娘们穿的红海(音hai,意为鞋)绿海……”11月26日上午,太原古县城崔家大院里,身穿长袍马褂的表演者李玉勇正在表演老太原叫卖。惟妙惟肖的叫卖似乎将大家带回老太原的街头巷尾,感受民间各行各业叫卖的真实场景。表演者王灏玮则带来广为大家熟悉和喜爱的太原莲花落。以方言为载体的艺术表演形式吸引了游客关注,大家纷纷拍照摄影留念。
崔家大院是明代建筑,为典型的四合院结构。太原方言博物馆分馆分为4个展厅,包括方言数据采集展厅、方言与口传文化展厅、方言研究成果展厅、方言研究资料展厅,另外还有两个方言研学互动和学术交流厅。
在方言数据采集展厅,游客戴上耳机便可聆听十县区当地居民绘声绘色的口语表达。“你去哪儿呀?”同样一句话,在不同县区表达方式有很大差异。游客可“穿越”于不同县区,兴致勃勃地听听这个,又感受下那个。在方言与口传文化展厅,太原莲花落、晋剧、太原秧歌、太原民歌、岗北秧歌、老太原叫卖等以太原方言为载体的非遗项目以视频方式播出,颇具魅力,堪称太原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名片,再现了晋阳文化的勃勃生机。另外几个展厅还以文字、图片和实物的形式,展现了老太原方言的保护和研究成果,以及老太原的市井风貌。现场还有太原方言打卡盖章活动,游客可将太原方言“带回家”。
文以表意,乡音传情。方言作为一个地区的文化“活化石”,是传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绵延文脉,保护方言,已成为社会共识。2018年至2021年,太原市文化馆(原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太原全境开展全面系统的太原方言市声采集记录工作,并于2021年7月初在太原市文化馆建成了全国为数不多的以语言为载体的太原方言博物馆。在古县城设立分馆,能够进一步提高太原方言影响力,以方言市声展现锦绣太原文化魅力,以文博旅游平台传播太原方言文化,也进一步丰富了古县城的文化内涵,让游客有更多看点。
太原市文化馆馆长宋萍表示,将继续讲好太原故事、传播好太原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太原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