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位于江苏南部、常州西部,素有“江东福地”之美誉。近年来,金坛区以全区域覆盖、全领域体现、全方位落实的指导思想为引领,以全域旅游发展的理念,坚持守好绿水青山底色,共治绿色宜居环境;凝聚文旅产业合力,共建乐道宜游环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共塑人文宜业环境。
统筹推进,构建“三位一体”新格局。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纳入政府目标任务蓝皮书,形成统筹协调、强力推进的创建氛围,促进“城、乡、景”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打造多元之“城”。强化“城市即旅游、旅游即生活”的理念,实施城市文明长效管理,围绕长荡湖湿地公园、钱资湖水上公园、非遗公园等城市休闲景观,博物馆、图书馆、华罗庚纪念馆等人文景观,打造最美城区。打造田园之“乡”。
依托山水资源,建设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探索休闲度假+田园产业为一体的农文旅乡村综合发展模式,实现乡景乡韵乡味相融,打造最美乡村。打造山水之“景”。茅山、长荡湖两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取长补短、携手发展,以核心景区东方盐湖城、森林世界、花谷奇缘为龙头,以通过畅通交通动脉,点、线、面辐射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打造最美景区。
集聚创新,共建“三美同构”新体系。通过“+旅游”和文旅融合,推动生态、生产、生活融合,打造生态美、产业美、生活美的全域旅游新体系。做实“生态美”。争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打造高品质幸福山水金坛样板,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和洮滆片区水环境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做强“产业美”。茅山旅游度假区提升和长荡湖旅游度假区提升项目,不断完善核心度假区旅游配套设施,优化旅游环境。河海东街等新业态的建成运营,打造出一个个具有全新活力的文商体旅产业新场景。三星村考古遗址公园和土墩墓群考古遗址公园项目的立项启动,通过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为积极探索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提供了多元创新路径。做优“生活美”。倡导山水田园、休闲养生新方式,紧扣时令时节、地方民俗、非遗传承等主题,持续举办非遗闹元宵、金坛茅山半程马拉松赛等文旅品牌活动,精心打造文化惠民展演、非遗大华剧场表演等小而精的文旅特色活动。
聚力乡村,谱写“三农共富”新篇章。深入挖掘乡村的广阔空间,实现协同并进,促进农业农村农民互融共富。旅游为农业护航。做好农业种植与耕地保护融合发展、生态农产品与旅游商品统筹开发、农业种植园与产业园特色旅游化一体改造等工作,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休闲农庄,推出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农旅综合体。旅游为农村提速。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结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注重特色资源挖掘、因地制宜、差异发展,打造一批“美食、民宿、农事、休闲、红色、考古”+特色乡村旅游村。旅游为农民增色。从一家一户的茅山美食到茅山道家菜菜系品牌,从一船一网的传统捕捞到长荡湖水街的“八鲜宴”,将一产和三产高度融合,带动近万名农民就近就业创业,农民搭上休闲旅游的“致富快车”,实现旅游富农。
12月19日,由新华网主办,中国旅游协会旅游营销分会学术支持,绿色全域(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一届文化和旅游融合与创新论坛”在北京召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探索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金坛路径’”的经验做法入选“2024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影响力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