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六地”发展定位、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是太原当前的一项中心工作。太原市委提出,要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新兴的生产力形式,在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目标,不仅需要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而且要注重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响应能力。而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与知识的整合、创新驱动要素的综合运用、资源配置的优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以及对市场的快速响应,深刻影响着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发展路径,所以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上的逻辑一致性。太原市作为以资源转型为主的城市,要通过新质生产力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
技术创新是核心要素
技术创新是构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推动太原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新质生产力通过引入前沿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资源利用的高效化,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技术创新包括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生产工艺的改革和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例如通过引入智能化生产技术,可以对生产过程集中监控和调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减少浪费。太原作为山西转型发展的龙头,先要做好煤炭这一大支柱产业的转型,其突破口是整合煤矿资源,提高单井产能,提高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而转型的路径就是“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以煤矿资源的整合利用、单井产能的提升、生产工具的智能化和数字化为突破口。一是走节约型开采的路子。提高井下技术设备的回采率,减少资源的损耗,以科技进步的手段实现内涵集约式发展,由粗放型、破坏型开采向节约型、科学型开采转变。二是延伸煤炭产业链条。可以朝煤气化、煤焦化、煤化工、煤变电、煤变油、煤建材等方向延伸,以此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带动煤炭产业总体附加值的提高,从中长期来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是以降碳为主线。
太原应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抓手,加大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行动的力度,加快建设太原科创驱动中心的步伐,集中布局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力争在优势技术领域集中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此外,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支柱行业的龙头企业联合各地高校以及科研院所,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从而培养一大批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出一批品牌双创载体。
管理创新是重要保障
依靠技术创新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质生产力赋能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必须结合管理创新和制度变革才能使新质生产力的效益最大化。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企业应健全管理制度和创新机制,优化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例如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制造执行系统,可以完成对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和优化,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的应用,可以及时识别生产过程的瓶颈和问题,方便企业及时调整生产策略,确保生产顺畅进行。从制度变革的层面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科技创新,先要破解制度藩篱,太原市通过“揭榜挂帅”科技项目,鼓励有能力的领军人才“揭榜”,协同攻关技术难题。中电科二所作为首批“链主”企业,在激光剥离设备方面实现大尺寸工艺迭代,“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揭榜挂帅”是太原市破除制约科技创新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的有效尝试,为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政策支持是有力措施
要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动性,离不开政府通过科学制定决策、优化制度设计的正确引导;要实现新质生产力赋能太原工业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政策支持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推动力量,政府通过税收减免、研发资助和技术推广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创新和产业升级力度,这些政策有效减少企业的创新成本,引导企业产品向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转变,从而实现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在政策支持路径方面,政府可通过政策加大对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直接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也可通过政策引导市场需求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间接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即通过市场化手段支持新质生产力。近年来,太原市加大政策供给和资金投入,制定出台了《关于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及一系列配套措施,预计每年将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资金20亿元、人才发展方面投入资金10亿元、工业转型升级方面投入资金10亿元、新动能发展方面投入资金5亿元,以此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工业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科研基础设施方面,太原市重金打造“晋创谷·太原”作为全省首家创新驱动平台示范项目,依托省会城市的各项资源优势先行建设起步区、核心区,加大研发投入、成果转化和市场开拓力度,加快专精特新发展,推动更多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成果从科研院校走进企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打造创新驱动太原样板。
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政策支持协同作用,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其中,技术创新是核心动能,这一路径基于技术创新对优化产业结构的直接推动作用,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管理创新不仅是企业提高内部效率的关键手段,也是确保新质生产力内部各要素协调运行的重要手段。政策支持路径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外部保障,通过法律法规制定、激励措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投入和制度支持。
(作者单位:太原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