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太原古县城的青石板路,暮色已悄然笼罩。远处的城墙在夕阳余晖中勾勒出巍峨的剪影,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静静伫立在时光的长河中。我随着人流缓步前行,耳边传来此起彼伏的赞叹声。抬头望去,只见城墙之上,万千灯火次第点亮,如星河倾泻,将古县城装点得璀璨夺目。
今年的花灯秀以“非遗中国年·锦绣太原城”为主题,灯组的设计与布置无不彰显着山西文化的深厚底蕴。超大型入城灯组巍然矗立,气势恢宏,好似一座光之门,迎接着每一位踏入古城的游客。十字街的氛围灯组流光溢彩,将整条街道装扮得如同仙境,灯影交错间,仿佛置身于一场梦幻的童话。环路主题灯组蜿蜒曲折,宛如一条发光的巨龙盘旋在古城之上,龙鳞般的灯光闪烁着,似乎在诉说千年的故事。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山西省11个地市主题城墙灯组。这些灯组将山西各地的文化特色浓缩其中,如同一幅立体的文化长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大同的云冈石窟、平遥的古城风貌、祁县的晋商文化……每一盏灯都在讲述一个故事,每一道光影都在传递一种情感。站在灯组前,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山西的历史长河之中,感受着这片土地的厚重与灵动。
夜幕完全降临,18时30分,晋阳双花秀准时开场。刹那间,万千火花如流星般倾泻而下,金色的光点在空中跳跃、旋转,如无数精灵翩然起舞。双花秀是山西传统的烟火表演,以“双花”为名,寓意着吉祥与美好。火花在空中交织成各种图案,时而如盛开的花朵,时而如飞舞的蝴蝶,时而如奔腾的骏马。每一朵火花都在夜空中绽放出最美的姿态,都在为这座古城献上一场视觉的盛宴。
紧接着,火壶、火棍、火魔方、火流星等传统技艺轮番上演。火壶表演者手持铜壶,壶中火焰喷涌而出,如一条火龙在空中盘旋。火棍表演者则挥舞着燃烧的火棍,棍影与火光交织,形成一幅幅动态的画卷。火魔方表演者将火焰装入魔方之中,随着魔方的转动,火焰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书写着一段古老的诗篇。而火流星表演者则手持燃烧的流星锤,锤影与火光在空中交织,似一颗颗流星划过夜空,带来无尽的震撼与惊叹。
这些传统技艺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文化的传承。火壶、火棍、火魔方、火流星,每一种技艺都承载着山西本土文化的精髓。表演者们用他们的技艺,将山西的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我站在人群中,仰头凝视这片绚烂的光影,耳边是此起彼伏的惊叹声,眼前是流光溢彩的视觉盛宴。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非遗的种子正在这个春节悄然播撒,等待着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夜色渐深,古城依旧热闹非凡。树木上的灯饰如繁星点点,地面上的灯组则如银河倾泻,灯光与古城的建筑交相辉映,仿佛一幅跨越时空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孩子们兴奋地穿梭在灯影之间,欢笑声不绝于耳。老人们则坐在路边的长椅上,一边欣赏着灯光秀,一边回忆着往昔的元宵佳节。这一刻,我明白了,传统文化并非尘封的历史,而是鲜活的生命,它需要我们用创新的方式去传承,用现代的语言去诠释。
漫步太原古县城的街巷中,随处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身影。他们或是在现场展示传统技艺,或是在讲解文化内涵。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艺人正在表演火流星,他手中的火流星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围观的人群中,有年轻人拿出手机记录这精彩的瞬间,也有孩子跃跃欲试,想要学习这门传统技艺。
夜深了,古县城的灯火依旧璀璨。我站在城墙下,回望这座被灯光装点的古县城,心中涌起无限感慨。在太原古县城,我不仅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光芒,更感受到了它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那些在夜空中绽放的火花,那些在城墙上游走的灯光,那些在街巷中流传的故事,都在诉说着一个永恒的主题:文化传承,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