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里的脂肪肝预警,爬三层楼就气喘的体力,试衣间里扣不上的裤腰……这些“体重危机”信号,你身上出现了吗?
《柳叶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25岁及以上成年超重和肥胖患者已达4.02亿,若不加控制,2050年将增至6.27亿。面对日益庞大的体重超标人群,我们必须引起重视。因为体重超标不仅是体型问题,更是慢性病的前兆。
为什么体重超标的人越来越多?
这很有可能是因为掉入了代谢的“温柔陷阱”,TA们像隐形的锁链,悄悄拖住我们迈向健康体重的脚步。
这些代谢陷阱你是否也深陷其中?
被“甜蜜炮弹”包围的日常
便利店三明治的甜腻沙拉酱、外卖轻食的蜂蜜水果捞、下午犒赏自己的奶茶蛋糕……糖,正藏在大家日常的饮食里,我们本以为是快乐源泉的美食,却在悄然影响身体健康。
从“坐”到“瘫”的24小时
每日上班工位久坐八小时,下班之后瘫沙发刷手机,周末开启躺平追剧模式。这种生活下日均步数不足4000,身体倦于运动,影响正常代谢。
陷入情绪性进食的“死循环”
上班用零食提神,缓解焦虑,赶方案时奶茶不离手,用甜品犒劳自己,工作与生活压力让大脑渴望进食,形成“压力→进食→短暂满足→压力反弹”的循环。
体重管理怎样做才能健康又轻松?
与健康体重的参与者相比,体重超标人群复杂多发病的风险要高出12.39倍!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周全的体重管理规划,从各方面入手,将体重管理提上日程。
饮食管理:让每一口成为健康筹码
健康饮食,是体重管理中关键的一环,而均衡饮食,科学摄入营养则是维持正常体重的第一步。
遵循进餐顺序
以蔬菜打头阵,蔬菜含有丰富的纤维,可延缓糖分吸收;然后再补充肉类等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可延长饱腹感,避免主食过量;最后以主食收尾,控制碳水摄入。
控制热量摄入
每日热量摄入控制在男性1200-1500kcal、女性1000-1200kcal,优先全谷物、低脂蛋白,严控油炸食品与精制糖。
焕活肠道健康
肠道是身体代谢的重要场所,日常多吃膳食纤维与益生菌,促进肠道蠕动和食物消化,调节能量代谢,帮助人们控制自身血脂、降低自身的胆固醇与稳定血糖,有效管理体重[1][2]。
运动管理:从“被迫动”到“主动燃”
我们需养成积极运动,主动燃脂的习惯。运动不仅可以减少全身脂肪量,还可以靶向减少内脏脂肪量,使我们获得更高的健康收益[3]。比如,有氧运动可改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高强度间歇运动可改善机体局部脂肪[4]。
运动时间
研究表明,成年人每周应累计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才可以有效燃烧脂肪、管理体重。
碎片化运动
对于久坐的职场人群,碎片化运动是突破时间瓶颈的有效策略。建议采用“每小时5分钟”原则:每工作60分钟起身活动5分钟,通过伸展、深蹲等简单动作进行体重管理。
合理安排周末
到了周末,别顾着在家里“躺平”,可以增加亲友互动游戏,比如放风筝、爬山、骑行等,将运动与娱乐相结合,释放更多快乐多巴胺。
作息管理:让睡眠成为代谢加速器
调查显示,如果一个人长期睡眠不足,调节体内脂肪含量和食欲的荷尔蒙leptin就会相对减少[5],导致体重增加。提高睡眠质量,对于体重管理至关重要。
补充助眠营养
可以在睡前多摄入芦笋[7]、银耳[8]等营养,其含有的活性成分可以帮助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睡前3小时避免剧烈运动或进食重口味食物,建立睡前放松仪式,如热水泡脚、冥想或写听歌减压。
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睡前1小时调暗灯光,减少手机蓝光刺激,可改阅读或听轻音乐。卧室保持凉爽、安静、遮光,用遮光窗帘和耳塞辅助。
情绪管理:拒绝“情绪性进食”
当巨大压力袭来时,进食会激活大脑里的多巴胺,让人感到满足愉悦,并且形成了大脑的“奖赏机制”。久而久之,情绪性进食会成为一种习惯,过剩的能量便会变成脂肪慢慢地在身体里囤积起来[6]。
学会缓解压力
当压力来袭,别急着打开零食袋。试试深呼吸5次,让焦虑随呼气散去;或者到外面散散步,让风景治愈心情;还可以准备一些解压小玩具,随时愉悦自己。
延迟满足技巧
设定“等待10分钟”规则,当情绪性进食冲动出现时,先做其他事情(如散步、泡茶),10分钟后若仍想进食,再考虑少量摄入。
正确看待
体重秤上的数字不是人生KPI,健康才是终极目标。学会正确看待减重这件事情,方能更健康地进行体重管理。
体重管理不是“短期冲刺”,而是“终身习惯”。从今天起,用低糖少油代替高糖高油,用10分钟运动代替久坐,用早睡早起代替熬夜刷屏。认定减重目标,并持之以恒,才能收获属于自己的完美体重,拥抱更加轻盈畅快的生活。
文献参考:
[1]刘妍.膳食纤维的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有效运用研究[J].现代食品,2021,(12):56-57+70.DOI:10.16736/j.cnki.cn41-1434/ts.2021.12.015.
[2]汪思,李智慧,吴淑琼.益生菌抗肥胖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J].医药前沿,2024,14(34):58-61.
[3]李玉,常萌萌,刘阳.运动燃脂的再认识:HIIT减脂机制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23,35(09):1120-1127.DOI:10.13376/j.cbls/2023123.
[4]姚毅,杨睿奇,廖苓利,等.不同运动方式减肥效果的比较研究[J].内江科技,2021,42(11):86-88.
[5]法研究发现睡眠是最经济实惠的减肥方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2614.
[6]陈彧媛,李艳.肥胖有可能是情绪问题[C]//广州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广州市第十三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术交流活动稿集.广东省中医院;,2022:142-143.DOI:10.26914/c.cnkihy.2022.020183.
[7]黄云祥.速溶芦笋粉改善睡眠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1):80-82+116.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7.11.024.
[8]徐灿,刁嘉茵,王淑美.银耳多糖的药理研究进展[J].今日药学,2018,28(03):20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