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珠汩汩沁心脾

绿珠汩汩沁心脾

发布日期:2025-08-08 来源:太原新闻网 浏览量:615

  虽已立秋,酷热的太阳依然把大地晒得滚烫,人也常常口干舌燥,最盼的就是捧起一碗绿豆汤,喝个痛快,那是炎热的日子里最实在的清凉。

  绿豆,别名青小豆、菉豆,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一般认为,屈原《离骚》“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一句中的“菉”指的正是绿豆的植株。

  不过,中国并非绿豆的唯一原产地,印度也是其发源地之一。在早期的梵文文献,如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夜柔吠陀》中就曾提到绿豆,佛陀将其描述为“充满灵魂品质”的食物。在北宋时期,也的确有引种印度绿豆到中国的记载。据北宋释文莹所著《湘山野录》,宋真宗“深念稼穑”,听闻“占城稻耐旱、西天菉豆子多而粒大”后,曾分别遣使以珍货求其种,并试种于后苑,秋收时还邀近臣一起品尝,并题写《占稻》与《西天菉豆》两首诗。

  两宋时期,朝廷一直在积极向全国尤其是南方地区普及推广豆科植物的种植,淳化年间宋太宗就曾诏令岭南诸州县劝民种“四豆”,即黄豆、黑豆、红豆、绿豆,官方不仅提供种子,还一律免交租税。物产的丰富让农作物不再仅有充饥之用,各色豆类美食也逐渐走上人们的餐桌。

  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述当时京师六月盛夏时街头所卖冰镇食品中有一种“沙糖菉豆”很受欢迎。这与今人食用的绿豆冰棍、绿豆沙冰类似。除制作甜品外,古人在食用绿豆上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力。北宋吕希哲《岁时杂记》载“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是开封首要的上元节食物。从描述来看很像是开封等地至今还有的绿豆糊涂。

  作为食品,绿豆能补益元气,和调五脏,行十二经脉,绿豆被人们制作成豆粥、豆饭、豆汤、豆酒、豆糕等。作为菜蔬,百姓中多用以做成绿豆芽、绿豆粉丝之类,清代名医王士雄就说过“发芽为蔬,味极清美”。

  绿豆还有药用价值,唐代孙思邈认为绿豆“治寒热,热中,止泄痢,卒澼,利小便胀满”。现今都认识到绿豆的功用在于清热解毒、消暑利水,多用之于治疗暑热烦渴、水肿、泻痢、丹毒痈肿。《本草纲目》里甚至提到绿豆可“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这当然是一种夸大其词,绿豆自然也不能解百毒。不过,若能经常吃些绿豆及其制品,对老年人高血压、高血脂、偏头痛、眼疾等都有裨益。

  除了清凉解渴外,绿豆中富含钾、钠、钙等矿物质,可以补充体液与矿物质的流失,自然是盛夏和秋初的清凉佳品。

文旅太原新闻矩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