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不打盹” 运行不断档

机组“不打盹” 运行不断档

发布日期:2025-08-12 来源:太原日报 浏览量:807

  当一轮轮热浪裹挟着用电负荷曲线一路攀升,古交西山发电公司的汽轮机轰鸣愈发强劲。这座矗立在三晋大地上的能源堡垒,正以“满格电量”经历盛夏大考——从6月20日至8月20日,一场为期两个月的迎峰度夏保供攻坚战全面打响。

  织密保电“防护网”

  “所有值班人员通信必须24小时畅通,接到通知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运行管理部部长左治华的指令掷地有声。在古交电厂调度中心,一块闪烁着红光的电子屏上《“迎峰度夏”期间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措施》正滚动播放,这是电厂为应对高峰负荷量身定制的“作战地图”。

  为了这场夏日战役,电厂早早成立了迎峰度夏保供小组,从安全生产到经济运行,从设备维护到燃煤储备,构建起全方位的保障体系。值班室里,调度员们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各项参数,空调出风口的凉意挡不住额角的汗珠——这里是保电指挥的“神经中枢”,每一个指令都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用电需求。

  设备维护“焕活力”

  走进生产车间,检修人员正踩着脚手架对制粉系统(电厂锅炉中将原煤磨成煤粉的设备)进行最后调试。这个在冬季供热中“累坏了”的“老伙计”,经过整修保养后重新焕发活力。“冬季保供一结束,我们就召开了设备维护专题会,像给汽车做‘大保养’一样给所有设备体检。”左治华指着焕然一新的管道阀门介绍,确保高负荷下不掉链子。

  每天清晨和深夜,厂区里总有一群“找茬专家”在设备间穿梭。管理人员每天至少两次深入现场,尤其在凌晨3点至5点的薄弱时段加密巡查。“师傅,这个阀门操作票再核对一下。”监护人员的提醒声在车间回荡,“两票三制”的铁规矩,成了设备安全运行的“护身符”。

  筑牢安全“防火墙”

  在集控室,监盘人员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历史曲线凝神细看。“这是过去100小时的参数变化,得像侦探破案一样找出蛛丝马迹。”工作人员指着一条细微的波动线解释。

  更妙的是巡检人员的“偶遇惊喜”——管理人员会不定时在设备角落放置抽查卡,谁能准确记录卡片信息,谁就通过了“隐形考核”。这种管理方法,让巡检到位率有效提升。“现在连设备底座的螺栓都要多瞅两眼,生怕漏过啥问题。”巡检员老李笑着晃了晃手里的缺陷登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当天发现的23处小隐患。

  破解“储煤密码”

  储煤场里,堆成小山的原煤正通过传送带“奔赴”锅炉。“7月中下旬到8月底是用电高峰中的高峰,必须提前备好‘口粮’。”燃料部主任算了笔账:目前储备的燃煤足够机组满负荷运行,还建立了48小时应急补煤机制。

  在配煤仓前,一场科学配煤的“魔术”正在上演:低负荷时,下层磨煤机“吃”的是低热值煤,精打细算降成本;用电高峰一来,上层磨煤机立刻启动,高热值煤精准补位,确保机组“马力全开”。

  夜幕降临,古交电厂的灯光与城市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汽轮机的转动声里,藏着保供人员的坚守;仪表盘的微光中,写满了能源人的担当。在这个火热的夏天,古交电厂正以每一度电的保供承诺,为千万家庭送去能源与安心。

文旅太原新闻矩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