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离家求学,家长焦虑 专家建议:调整心态 学会放手

孩子离家求学,家长焦虑 专家建议:调整心态 学会放手

发布日期:2025-08-18 来源:太原晚报 浏览量:1067

  8月17日,市民陈霞一家动身前往吉林长春。女儿今年考上了吉林大学,8月23日报到。陈霞和丈夫感到欣慰的同时,心里充满不舍。他们提前去送学,先陪女儿熟悉当地的环境。高校即将开启新生报到模式,有的孩子要去外地求学,家长一时不适应。对此,心理专家给出建议:家长要学会放手,并自我调整心态。

  第一次远行

  市民夏女士的儿子今年考上了外省一所大学,8月底报到。随着开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她开始焦虑。

  “孩子从小到大主要是我照看,包括初高中的每天接送,这些年生活重心全在他身上。”夏女士说:“孩子考上了大学,我为他骄傲和高兴,可一想到要分别,总担心他能否照顾好自己,能不能与室友合得来。”

  小刘考上了浙江的一所大学,她察觉到母亲的情绪和平时不太一样,成天唠叨“要学会照顾自己”之类的话。尽管她多次表示这一切“自己可以搞定”,可父母还是不放心,早早预订了学校附近的宾馆,准备在当地住一段时间。

  小刘心里清楚,以前不管去哪,都是父母陪着。这是头一次出远门独立生活,家人肯定舍不得。

  心里有落差

  “再过几天,女儿就要走了,说啥也不让我们送。忽然发现她已经长大,好像不再需要我了。”市民刘女士的女儿考上了南方的一所大学,8月28日报到。孩子和另外一名考上同院校的高中同学约好,到时候一起出发,不让父母送。这一刻,刘女士心里感到了失落。

  为更好地照顾女儿,刘女士这些年扮演着全职妈妈的角色,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尽心陪伴,精心准备一日三餐,接送上下学、去辅导班。为孩子忙碌这些年确实挺累,现在“解放”了,心里却不适应。一想到女儿要走那么远,真有点不习惯,“离开学没几天了,我希望时间慢一点。”

  市民刘晓莉手机上的高中家长群里,热聊的话题从冲刺备考,到填报志愿,再到即将开学的“儿行千里母担忧”,“舍不得”“空落落”成了最近群里频频出现的字眼。

  应自我调整

  市民侯敏一家人8月14日从太原自驾出发,中途要在西安、汉中、广元、绵阳等城市停留游玩,最后送女儿去成都的四川大学报到。“高中学业紧张,孩子已经两年没去旅游了,正好一起散散心。”侯敏表示,也想趁此机会,给自己一个缓冲期,在与孩子分离前调整好心态。

  即将迎来开学季,一些家长出现了情绪波动,多为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或去外地上大学。8月15日,玉园南社区邀请太原科大心理健康促进中心的国家心理咨询师史丹凌,给家长们支招如何告别分离焦虑。

  “头一次到外地生活,孩子很淡定,我反倒是调整不好情绪。”活动现场,多位居民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史丹凌介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他们过度呵护,习惯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这类家长容易出现焦虑。她建议,家长要学会放手,改变心理认识。孩子长大了,应该给予足够的空间任其发展,锻炼其独立生活的能力,过度关爱有时适得其反;应转移生活重心,培养兴趣爱好,让生活重新忙碌起来,这种分离产生的焦虑感就会缓解。

  此外,孩子离开父母之后,也一定要定期给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讲一些异地读书中的趣事,与父母分享自己的学习生活,让他们能够放心。

文旅太原新闻矩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