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单条铁路货运量新里程碑!大秦铁路累计货运量突破90亿吨

创单条铁路货运量新里程碑!大秦铁路累计货运量突破90亿吨

发布日期:2025-08-21 来源:太报全媒体 浏览量:983

  8月21日上午9时50分,随着满载电煤的73003次2万吨重载列车驶出位于山西大同的湖东火车站,有着“中国重载第一路”之称的大秦铁路累计货运量突破90亿吨,开创铁路重载领域单条铁路货运量新的里程碑。

  大秦铁路西起山西大同、东至河北秦皇岛,全长653公里,承担着全国各大电网、发电集团、300多家主要电厂和6000多家工矿企业的生产用煤运输任务,煤炭运量占全国铁路煤运总量的1/5,用户群辐射26个省、市、自治区,是连接我国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三西”煤海与大海的“西煤东运”重要能源通道。90亿吨的煤,用大秦铁路载重80吨的重载车辆装,需要1.13亿辆车,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赤道35圈。

  从1988年12月28日一期工程竣工、1992年12月21日全线开通运营以来,大秦铁路年运量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需求而不断突破。年运量从1989年的2000余万吨一路攀升,2018年创下4.51亿吨最高纪录。累计运量于2004年首次达到10亿吨,用时16年;2008年实现第二个10亿吨,用时4年;2011年实现第三个10亿吨,用时3年多;2012年以来,每隔2年半就跨上一个10亿吨台阶。如今,大秦铁路已具备常态化运输4.5亿吨的年运输能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有力的运输支撑。

  开通30多年来,大秦铁路在没有成熟经验可循的条件下,坚持创新驱动,实现铁路重载技术赶超。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大秦铁路成功实现了万吨、2万吨重载列车常态化开行,形成了一整套以“产运需”对接、“集疏运”协同、“速密重”并举为主要特点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载运输体系,并成功运用于瓦日、浩吉等多条重载铁路。2014年4月2日,长近4公里的3万吨重载列车在大秦铁路试验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掌握3万吨铁路重载技术的国家之一。2018年,在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见证下,“重载铁路技术研究中心”在国铁太原局正式揭牌。2020年2月,新一代重载组合列车无线同步操控系统在大秦铁路试验成功。近年来,重载列车辅助驾驶、新型可控列尾运用等前沿技术研究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开通30多年来,大秦铁路历经三次大规模扩能改造,基础设施、工装设备持续迭代升级。钢轨更新至第五代,实现高性能、长寿命、高强度;牵引动力升级更换为国产的大功率电力机车;载重80吨的C80系列和C80E系列重载车辆成为大秦铁路标配;全覆盖应用5T设备,动态检查和跟踪监控车辆运行状态;基于云技术的“供电6C数据分析报警平台”全面应用;调度集中系统(CTC)已升级至第三代,将列车运行由人工指挥变为计算机智能调控;GSM-R网络基站、GSM-R双核心网和无线双网改造让列车信息传输更加稳定可靠。

  开通30多年来,大秦铁路发挥运量大、能耗低的优势,致力减污降碳、绿色发展。据测算,铁路每增加1亿吨货运量,可比燃油汽车完成同等运量节省能耗约110万吨标准煤,少排放二氧化碳270.6万吨。大秦铁路完成90亿吨运量,相当于节约能耗99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亿吨,致力于保护绿水青山。

  如今,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系统赋能大秦铁路。数字模拟驾驶舱为重载列车的司机培训保驾护航。重载列车平稳操纵评价系统对司机驾驶过程的每一个动作进行拆解打分,提高操纵的精准性与安全度。数字化检修车辆,让检修整体效率提升20%。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把1万吨重载列车故障智能识别速度由每列18.8分钟压缩至8.8分钟,2万吨重载列车由每列26.9分钟压缩至15.4分钟,大秦铁路的运输安全性和效率正在不断提升。

文旅太原新闻矩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