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足玻璃杯:丝绸之路上的太原

高足玻璃杯:丝绸之路上的太原

发布日期:2025-09-12 来源:太原新闻网 浏览量:1064

北齐玻璃杯(太原市博物馆藏)

  这件玻璃杯,如玉般温润。浑身透出绿色荧芒,轻薄而透亮。大而圆的腹,小而深绿的类似青铜豆的足。杯壁有五排磨花圆连在一起作装饰。比起现代的玻璃更有质感。

  真不敢相信,这玉似的杯,已经1442岁了。

  一千多年前,真有一个女人,用涂满蔻丹的纤纤玉手轻轻地端起这杯,任水酒在杯里荡起小小的漩涡,而她轻轻浅浅地露出了淡淡的笑窝。这个时代,尽管也有兵荒马乱,但她还是比较幸福的,从不匮乏的物资,让她感知到身在太原的安逸。

  这个女人,是韩祖念的夫人。

  韩祖念,史少有载,史书都是给帝王将相背书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帝王将相,只是少数人的集合。1982年,考古人在太原万柏林区大井峪村打开了一座墓葬,找到了墓志,才破解了不在史书却真正活在历史中的韩祖念的故事。

  韩祖念,字师贤,出生于公元510年,时在北魏王朝。这时的北魏都城已迁往洛阳20年了,孝文帝也薨了11年,时宣武帝在位。这个王朝已扼不住衰落的脚步,当然也不会注意有一个韩祖念的出生。

  韩祖念是昌黎郡龙城县人。昌黎,在东北,汉代设立了辽西郡,北魏时改为昌黎郡,包括现在的锦州、朝阳等地,郡治在辽宁义县,龙城县就是朝阳。

  韩家虽祖籍在辽宁,却与山西有莫大关系。韩氏是昌黎郡望,这个韩氏可能出自晋国,小宗代大宗的曲沃桓叔的后代韩厥(即出现在《赵氏孤儿》中的韩厥),曾为晋国正卿,这就使韩氏在晋国有了势力,在韩厥的七世孙韩虔时,三家分了晋,韩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韩国被秦所灭,国人以韩为姓,生活在颍川郡,后来有一支人迁徙到昌黎。后世著名的韩愈便出自这个昌黎韩氏。韩祖念祖父名叫是突,做过雁门太守。父亲名叫罗察,官至仪同三司、云中郡(即大同)开国公。

  韩祖念17岁就追随高欢在战场上厮杀。高欢是鲜卑化了的汉人,娶妻娄昭君后才有了起步的资格。韩祖念追随高欢时,高欢刚投靠太原王尔朱荣。尔朱荣坐镇晋阳,与诸雄混战时,韩祖念也身处其间。高欢与尔朱荣决裂,高欢攻灭尔朱氏,拥立元善见为帝,分裂了北魏,韩祖念是跟随者和见证者。高欢死后,东魏武定八年(550),高欢儿子高洋逼元善见禅让帝位,建北齐,韩祖念自然成为北齐官员。

  韩祖念在北齐历任开府仪同三司、司徒、大将军、南云州刺史等官职,北齐皇建初年(560)孝昭帝高演封他为武功王,达到了个人奋斗的最高职位。从高欢到高洋、高殷、高演,都对他礼遇有加,他一直处在政权中心位置。

  高欢多年征战,早已察知晋阳的重要性,北可与鲜卑联系,南可入中原腹地,东可控河北平原,西可望西域诸地,两山夹一河,是天然防御地,也是雄关重镇,于是“以晋阳四塞,乃建大丞相府,定居焉”。在晋阳定居的高欢,遥控朝廷事务,韩祖念也追随高欢多住在晋阳。北齐时晋阳是别都,地位显赫,重臣韩祖念应在此有自己府邸。北齐高官多葬晋阳,韩祖念也是。

  韩祖念来晋阳的时间,应该就是高欢归尔朱荣的时间。他卒于568年,没有见到北齐的灭亡。也是因为正处于北齐王朝中段,韩祖念墓陪葬品丰富,墓俑阵仗很大,还有铜器、玉器、琉璃器等等,墓室里的壁画精美,虽无法与徐显秀墓壁画相提并论,也是研究北朝历史的珍贵文物。

  这件玻璃杯,上口径8.5厘米,下口径4.5厘米,腹径9.4厘米,高10.1厘米,重198克,静静地躺在女主人的头部附近。这个女人比韩祖念多活了15年,她虽然葬于隋开皇三年(583),但她多数时间生活在北齐,她带走的器物是生前所用,也就大多是北齐的物品。而这杯,不是“国产”,而是西方“舶来品”。

  玻璃起源很早。据说,5000年前,欧洲腓尼基人就发现,天然苏打在火焰作用下可与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然后产生出晶体,他们掌握了这个技术,开始生产玻璃球,但这个时候的玻璃产品是实心的。2000多年前,罗马人发明了吹制法,可以生产中空的玻璃器物。中国生产玻璃,起源于战国时期,那时候叫琉璃,柴泽俊在《山西琉璃》里说道,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琉璃实物,是考古人在战国墓葬中发现的陶胎琉璃珠,这是陶器制作派生出来的陶釉产品。汉代开始,中国能生产实心体的玻璃珠、玻璃璧或玻璃板了,汉武帝就曾在“起祠神屋”时,门窗也全部用“琉璃为之,光照洞彻”。南北朝时,王朝更迭,战火连绵,玻璃难做,贵族们就喜欢西方的玻璃器,大量玻璃从西方涌过来。山西博物院也有一个出自大同的同样玻璃杯。

  北魏与西域往来频繁,无数国家的人都在丝路上奔忙,粟特商人更是创造了他们的商业王国。晋阳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当然也是丝路重要城市。《北史》载:“波斯国,都宿利城,在忸密西,古条支国也……土地平正,出金、银、鍮石、珊瑚、琥珀、车渠、马脑,多大真珠、颇梨、琉璃、水精、瑟瑟、金刚……神龟中,其国遣使上书贡物,云:‘大国天子,天之所生,愿日出处常为汉中天子。波斯国王居和多千万敬拜。’朝廷嘉纳之。自此,每使朝献。”其中“颇梨”就是玻璃,意思是北魏时,波斯频繁遣使朝贡,玻璃是贡物。《魏书》也载,波斯使臣每次来都要给北魏皇帝带礼品,小到玻璃杯,大到大象。波斯,其实就是伊朗,历史上曾有多个帝国,不管是哪个帝国统治,很长时间段,欧洲一直把伊朗地区称为波斯。韩祖念在世时,波斯人就在丝路上来往。

  北齐贵族的快乐我们不懂,但我们后来生产出了玻璃和琉璃两种产品,山西琉璃更是独步天下,这是后话了。

  有这个玻璃杯,丝路上的太原,就能散发绿色荧芒。

文旅太原新闻矩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