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由太原西山医院心血管内科与西华苑社区卫生服务站联合开展的健康讲座,引起社区居民广泛关注。讲座中披露的两起真实病例清晰表明,一张在“家门口”完成的心电图,竟能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链条中最关键的一环——从检查到入院救治,最快只需17分钟。
一位73岁的女性患者因“腹泻、恶心”前往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症状极不典型,极易被误判为肠胃炎。但接诊医生没有掉以轻心,立即为其完成了社区心电图检查。结果迅速上传至医院远程心电诊断中心,仅3分钟,专家便远程确诊:急性侧壁心肌梗死!一场生命的救援接力瞬间启动。社区与医院绿色通道无缝对接,从完成检查到患者进入救治流程,全程仅用时17分钟。
另一案例中,一位46岁男性饮酒后突发胸痛。社区心电图及时提示“多导联ST段压低”,这是心肌缺血的危险信号。仅7分钟后,区域协同救治机制便被激活,患者得以最快速度转入上级医院接受后续治疗。

太原西山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陈焕梅在讲座中指出,社区心电图具有方便快捷、易于推广的突出优势,能第一时间提供关键诊断依据,快速启动区域协同救治,并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她特别强调,并非只有典型“胸痛”才需警惕。上腹痛、肩背痛、恶心呕吐、晕厥、心悸、呼吸困难,甚至部分醉酒、外伤及卒中表现的患者,都应纳入心电图筛查范围,以免漏诊。

社区心电图设备虽“小”,却在胸痛救治中发挥着“早识别、早诊断、早转诊”的关键作用。它扎根基层,守护在患者身边,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第一公里”,为更多患者争取了宝贵的生机。
晋医广[2025]01-23-010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