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东南路社区牛奶厂宿舍内,因施工失误,单元门禁系统电路被误接至居民电表,导致公共用电费用转嫁至住户账户。10月11日,在社区网格员与物业共同努力下,依据民法典厘清共有部分权益边界,成功化解矛盾纠纷。
当日上午,社区网格员李晓婷接到居民王先生来电,反映老旧小区改造后单元门禁系统电路接错,导致他家电费出现异常增多。李晓婷与物业负责人现场了解发现,施工方在强弱电改造时将单元门禁系统误接入居民电表,导致公共用电费用转嫁至住户账户。查明情况后,李晓婷边咨询律师,边查询民法典关于共有部分权益保护条款,确立“核查线路、厘清责任、限时整改”三步工作法。物业技术人员对照施工图纸逐段排查,从复杂线路中剥离出公共电表专线,重新铺设专用线路并完成通电检测。处置过程中,网格员每半小时在居民群更新施工照片,王先生等居民代表现场见证整改全程。
“工作人员的严谨排查和及时通报,让我们感受到解决问题的诚意。”事后,王先生表示,尽管自身权益受损,但因问题处理及时,决定不再主张经济赔偿。
律师说法
针对此事,北京市京师(太原)律师事务所王东旭律师指出,单元门禁系统电路误接导致公共电费转嫁住户事件中,公共用电费用应通过专项维修资金或物业费分摊,擅自转嫁违反《物业管理条例》第7条及民法典第282条关于共有部分收益分配的规定。其次,若其他住户因误接少缴电费,依据民法典第122条,构成不当得利,受损住户有权要求返还差额及资金占用损失。再次,物业作为管理方,未尽审慎义务导致线路误接,侵犯住户财产权,应承担修复、赔偿等侵权责任。若存在重大过失,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