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太原市园林科创服务中心与山西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绿废文创”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他们以修剪下来的废弃枝条为主要原料,创作出包括大型鹿形雕塑在内的多件动物艺术展品。该项目标志着我市的园林绿废处理已从传统基质化、覆盖物利用,逐步拓展至艺术化创作新阶段,为绿废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开辟了新渠道。
近年来,我市公园数量、园林绿地持续增加,在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问题:大量的树干、树枝、树叶该怎么处理?前两年,市园林科创服务中心通过技术手段,将之转换为彩色覆盖物及有机营养土,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绿化带、公园绿地等处,效果不错。今年,他们与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聚焦于艺术化与文创化的升级路径,旨在探索绿废利用的更多可能性。项目通过对废弃枝叶进行艺术筛选、加工与塑造,将其转化为具有观赏价值和市场潜力的园林文创产品,实现了从“基础回用”到“艺术创作”的跨越。
10月24日,记者在该中心看到,工作人员创作了大型鹿形展品及骆驼、袋鼠、犀牛等小型动物展品。这些作品生动精巧,充分保留了植物材料的自然美感,展现了园林废弃物的艺术潜力。将绿废转化为文创展品,不仅开辟了一条资源化利用的“新赛道”,更将环保理念融入了艺术创作,为未来园林垃圾的“变废为宝”提供了充满想象力的发展方向。这一尝试显示,绿废资源的价值挖掘正从功能层面向文化审美层面不断深化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