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央媒报道太原参加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大会

多家央媒报道太原参加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大会

发布日期:2025-10-28 来源:太原日报 浏览量:575

  10月25日,由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广元市文物局、太原市文物局联合主办,中铁科研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承办的“第四届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四川广元开幕。活动吸引了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新华社、中新网等多家中央媒体到场关注报道。新华网报道不到一小时,浏览量超42万人次,人民日报、中新社几大媒体的网络浏览量超300万人次,极大地提升了太原的影响力。

  报道称,本次会议以“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推动石窟寺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为主题,全国60余家机构15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这里,探讨新时代石窟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路径。重点提及了活动期间举办的“赓续文脉保护传承——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成果展”,称该成果展“集中呈现黄河流域9省(区)35家文博单位、合作院校、科研单位的千年石窟瑰宝与前沿科技成果与创新实践。”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由太原市会同黄河流域9省区11家文博单位和13家市校合作院校共同发起,是推动黄河流域石窟寺学术研究、技术攻关、活化利用的重要平台。

  报道介绍了联盟主要发起单位之一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主要开凿于东魏、北齐、隋唐时期的天龙山石窟,共有25个洞窟500余尊造像。在20世纪20年代遭遇盗凿,使得石窟造像大部分流散海外。如今运用数字化技术全面拓宽文物保护边界,比如通过三维扫描、VR虚拟复现技术让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并建立精准数据模型,实现流失海外佛首精准化“数字归位”,还能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文物原貌。

  报道高度评价了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项目,称在太原市委市政府、太原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下,该项目是国内将因历史原因造成分离的珍贵文物与原始环境全方位虚拟合体的首创,其国际巡展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推广项目。3次走出国门交流互鉴,让天龙山石窟艺术乃至中国石窟寺文化在世界大放异彩。

  报道记录了对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的采访:与国家文物局等单位联合举办此次活动,是太原市文物部门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成果展”也是首次向观众展示。活动旨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深入挖掘、研究、阐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讲好晋阳故事、传播好黄河声音,增强晋阳文化、黄河文化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文旅太原新闻矩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