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电影之声“奋进新时代,喜迎二十大”优秀文艺作品展播

山西电影之声“奋进新时代,喜迎二十大”优秀文艺作品展播

发布日期:2022-03-09 来源: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量:1120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太原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决定精心打造一部以“续范亭将军中山陵剖腹事件”为题材的新编历史剧。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语重心长地与我谈及此事,并希望我能全力以赴,挑起剧本原创工作的重担。

        众所周知,续范亭是一位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是我们山西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人物。特别是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写好一个为推动全国团结抗战而甘于流血牺牲的民族英雄,更具有其特殊的现实意义。但据我所知,此前省内确有一些剧团曾经试图把这个题材写成剧本,以期在戏曲舞台上塑造一个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续范亭。但一次又一次的创作实践表明,并非任何一个历史题材或人物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在戏曲舞台上进行艺术化地呈现和诠释的。要想把续范亭的故事成功地搬上戏曲舞台,不仅需要创作者在剧本的主题立意上出奇创新,还需要在戏剧结构的谋篇布局上扎扎实实下一番真功夫。

        望着老领导炽热而殷切的目光,在迟疑片刻之后,我还是毅然接受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但我深知,要想写好续范亭这个角色,就必须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把握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和他的生活、工作、情感和思想。而这一切对于学习历史专业的我而言,虽然不能说有多么生疏,但时空上毕竟已然很遥远。我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走进续范亭的灵魂深处,仔细探索那一片悠远而寂静的精神世界。

        纵观续范亭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一生,最能打动人心之举、最难让人忘怀的事情,仍莫过于中山陵剖腹事件。想一想当年的国民党阵营,堪称爱国的将军可谓不胜枚举,绝对不止续范亭一人。冯玉祥、吉鸿昌、蒋光鼐、蔡廷锴、张自忠、张学良、杨虎城、郝梦龄这些爱国名将,人人都有一腔爱国热血,却苦于报国无门而郁郁不得志。

        但是,在中华民族濒于危亡的关键时刻,敢于置妻室家小于不顾,毅然做出惊世骇俗、震动朝野之举——剖腹明志者,唯续范亭一人耳。中山陵剖腹事件发生之后,全国舆论一片哗然。有人声援,有人点赞,也有人发出了质疑的声音。那么,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又应该从怎样的角度来解读、演绎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呢?

        这不仅仅是一个艺术课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历史课题。

        在中国数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臣们劝谏帝王的方式洋洋大观、五花八门,有讽谏、哭谏、骂谏、疯谏、兵谏、尸谏等等。蒋介石虽然不是什么封建帝王,但经过十多年的苦心经营,早已集党、政、军、财大权于一身,其个人意志对当时整个中国政局走向的影响可谓一言九鼎、举足轻重。所以,劝说蒋介石改弦更张,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路线方针,从“剿共”内战转向合作抗战,甚至比劝谏一个开明的封建帝王弃恶从善更加棘手、更加艰难。

        在当时的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之下,纵然续范亭有苏秦、张仪之才,若想以口舌之功劝阻蒋介石停止内战,挥戈抗日,恐怕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对种种努力徒劳无果的情况,以死抗争便成为孤掌难鸣的续范亭最后的人生抉择。

        至于续范亭为什么把“剖腹”之地定在中山陵?显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因为无论如何,奉行实用主义哲学的蒋介石都不敢公开承认背弃三民主义和总理遗嘱。事实上,国父孙中山辞世之后,他在国人心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尊精神偶像。蒋介石懂得这一点,续范亭当然也懂得。他一方面要在中山陵剖腹明志来表达对蒋介石政府的彻底失望和坚决抗议,另一方面更想以杀身成仁来激发国人的抗日精神,以期力挽狂澜于既倒。

        冷兵器时代的将军在生死关头,往往采取自刎的方式结束生命,以避免被俘受辱。而继晚清洋务运动之后,随着西方枪械的广泛引进,中国军人在最后时刻举枪自戕、饮弹而亡者比比皆是。为什么续范亭既不用枪,也不自刎,而偏偏要选择“剖腹”这样一种非典型性自杀方式呢?

        由于“剖腹”的程序十分复杂,过程又极其痛苦,要实施这样的行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要比迎着枪林弹雨上阵杀敌,更加需要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壮士断腕的豪迈情怀。续范亭剖腹之后,震惊了国内外朝野各界。

        笔者还注意到,续范亭似乎对荆轲这位名垂史册的铁血侠客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在他剖腹的前一天,即1935年12月25日,在与刘定安、郝梦九等友人喝酒时说,我们不要小看市井之人,荆轲、樊於期不是鸡鸣狗盗之辈,实乃真正英雄,千古留名。另外,早在1921年他就在一首名为《函谷关》的七言绝句中咏叹:“飒飒西风吹逝水,入秦壮士愧生还”。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写得最动人心魄的就是“荆轲刺秦”。荆轲当年在易水河畔慷慨悲凉的引亢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从续范亭诗作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对荆轲是持肯定和赞许态度的。但他并没有去行刺蒋介石,而是将一把利剑刺进了自己的腹腔,让自己的鲜血染红了中山陵的石阶。他的这一惊人壮举,不仅要比刺秦的荆轲更加震憾人心,而且也更加具有历史的张力和现实的冲击力。

        关于剧中主要人物关系和故事框架的设计,乃是剧本创作过程中让人煞费苦心又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难题。续范亭一生交游甚广,国共双方高层许多重量级人物都与他有过交集。而戏曲艺术不同于影视艺术,在两个钟头的时间无法呈现过于庞杂的人物关系和故事线索。作为一剧之本设计者的编剧,面对海量的历史信息,必须做出合理的取舍和精准的选择。

        笔者在翻阅大量史料之后,发现续范亭1935年的剖腹之举似乎与1936年的“西安事变”之间存在某种逻辑上的深度关联。由于“西安事变”是促成国共两党结束十年血拼,转向联手抗战的重大历史拐点,那么续范亭的“死谏”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张、杨在西安采取的“兵谏”行动呢?沿着这条思路进一步发掘下去,笔者竟顿然大悟,而续、张、杨三者之间的历史关系和戏剧关系也渐渐清晰起来。

        杨虎城与续范亭结识于辛亥革命期间,二人在政治理念上也比较接近,后来杨虎城还担任了续范亭和许玉侬夫妻的月老。张学良认识续范亭则较晚,二人对蒋介石政府和共产党红军持有不尽相同的政见和主张。这样的人物关系本身就构成了十分理想的戏剧矛盾与冲突。张学良与续范亭要想达成共识,就必须设计一场舌枪唇剑的争论,于是便有了“兄弟激辩”这场戏。激辩在戏剧情节的推进上制造了一个阶段性高潮,但并未让张学良立即发生化学反应,因为全剧的大高潮仍然有待进一步酝酿发酵。

        张学良晚年在回忆录里透露,续范亭剖腹之后,他曾亲自前往中央医院探视,二人促膝长谈达两个多钟头。我们由此不难推断,这次医院谈话一定触及了张学良的最敏感的神经,让这位东北军掌门人对蒋介石的态度发生了重大改变。

据申伯纯写的《西安事变纪实》记载,大约事隔一年之后,1936年12月7日下午,张学良在华清池单独谒见了蒋介石。见面后张学良痛切陈情,乃至声泪俱下。但张学良的“哭谏”遭到蒋介石的怒斥,两人争辩长达三小时之久。最后蒋介石竟然把手枪拍在桌子上说,你现在就是拿枪把我打死,我的剿共政策也不能变。

        蒋介石冥顽不化、蛮横无理的政治态度,在逼迫续范亭剖腹“死谏”之后,不可避免地再一次逼迫张、杨二人在“哭谏”不成,万般无奈之下,只有下定决心铤而走险,毅然在西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兵谏”。

        历史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铁的事实证明,对于专制独裁者而言,“哭谏”、“死谏”都不如“兵谏”行之有效、立竿见影。西安事变最终迫使蒋介石改变了态度,十年内战终于结束,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得已迅速建立。

        笔者在剧本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西安事变,但在戏剧的尾声里却借张学良之口道出了一个天机——“三元和”。这个麻将桌上的术语暗示观众,举国抗日的暴风骤雨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席卷而来,任何反动势力都无法抗拒和阻挡。

        当然,剧本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还必须兼顾戏剧艺术的特点,不仅生、旦、净、末、丑角色行当要齐全,而且唱、做、念、打、舞都要有真功夫,这样整台戏才能带给观众理性的思考、情感的渲泄和审美的愉悦。老戏迷都熟悉梨园的艺术创作规律,常言道,要好看,一窝旦。但是,话又说回来,艺术形式必须服务于作品的思想内容,绝不能本末倒置,为迎合观众的娱乐口味而有损作品的核心思想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讲话》还指出“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就是优秀作品。”

        笔者从剧情结构需要出发,为《续》剧设计了三位女性角色,一位是续范亭的妻子许玉侬,一位是续范亭的女儿小侬(续磊),还有一位是《新京日报》女记者杜若梅。

        许玉侬和小侬(续磊)都是确有其人,用的也是真实姓名。她们母女的戏份虽然不多,却为整部作品平添了些许春色,同时也映衬了作为丈夫和父亲的续范亭侠骨柔肠、温情脉脉的另一面。至于女一号杜若梅,则是一位虚构人物。女记者的身份使她既可以游走于上流社会的达官贵人之间,也可以出现在市井之中的街头巷尾,起到穿针引线、前后呼应的作用。

        另外,剧中的还特别设计了四个丑角,即军官、党棍、西装、马褂。这四个丑角代表了落后、愚眛、贪婪和反动的旧势力,通过他们滑稽可笑、令人作呕的表演,揭露了统治集团内部的腐朽与黑暗,反衬了续范亭的崇高人格与浩然正气。

        剧中还有两个贯穿全剧的小人物颇值一提,一个是报童,一个是人力车夫。这两个角色虽然都是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但他们从各自的行业角度出发,与续范亭的动作线发生了交集,进而又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1922年,续范亭以《拉车夫》为题写了一首诗,这首诗歌把他对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同情与挚爱表达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我们在设计戏剧人物的时候,绝对不能脱离主人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如此才能让生活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在戏剧舞台上集中呈现为艺术的真实。

        2015年由春到夏,晋剧《续范亭》剧本在十易其稿、反复打磨之后终于搬上了舞台。仲夏季节,正当剧团在热火朝天地排练之中,忽然,从北京传来好消息说,剧本经过文化部专家组层层筛选、评估,有幸入选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剧目名——这不仅意味着剧本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权威专家认可,而且还可以获得250万元的资助资金。

        大型晋剧《续范亭》在太原成功首演后,又由太原市委宣传部、山西省戏剧家协会组织晋京汇演,并由中国文联主办了高规格的专家研讨座谈会。此后剧组相继赴江苏、上海、广西、新疆等地慰问演出,并荣获中国—东盟戏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作为一名从业近三十年的资深编剧,我对每一部原创戏剧作品从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的艰辛与苦难,都有着深刻而细腻的创作体验。我始终坚持认为,戏剧创作不同小说与诗歌。作为综合性舞台艺术,每一部戏剧作品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正当我和《续范亭》剧组兴高彩烈、举杯欢庆之时,突然,接到山西省委宣传部通知,让我第二天到省委宣传部文艺处报到,参加大型电视连续剧《于成龙》的创作团队。于是,我匆匆告别了《续范亭》剧组的导演、制片和主要演员,踏上了前往吕梁市方山县于成龙故乡采风的漫漫征程,准备迎接更为艰巨的人生挑战……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1921年,南湖烟雨中,一艘小小的红船,载着无数共产党员的革命理想,开启了前进的航向,翻天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电影《1921》选择在2021年7月1日公映,特殊的时间点与仪式感,将带领观众从历史纵深处回望初心,用青春的话语追溯那段激扬的岁月,通过主旋律的年轻化表达,为我们展现至今沸腾的血液。


 诗意化的影像叙事

        中国古哲学书籍《周易》提出“立象以尽愈”的观念,王弼在《周易略例》中明确指出 “象者,所以存意”,“意以象尽”,同样强调意象的作用。我国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审美意象的追求从未停止。以情写意,以意动人,是我们艺术创作不懈的追求。以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为代表,开启了我国电影诗化艺术的先河,而后越来越多的电影创作开始讲究其叙事美学。《1921》作为一部主旋律商业电影,将艺术与商业平衡。诗意化视听语言的运用,真实地反映了创作者对故事内容的真情实感,它将历史教科书里的那段尘封的记忆开始变得有温度,激发了人们的情感共鸣。【1


【1】 杜莹杰,贾晓萌.电视剧《觉醒年代》叙事内涵的审美探究【J】.中国电视.2021(08):6-10


        1 叙事线索的多样化聚焦

         法国学者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提出了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关系。在电影中,故事时间可以是多维度的,但文本时间只能是单维度式叙述。1921年,属于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如何将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融入有限的影片叙述之中,同时还要将众多关键性的人物分清主次,使观众在短时间内理清人物关系,是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面面俱到则反而使影片杂乱无章,历史传记片般的观感,将丧失电影本身的故事性与艺术性。电影《1921》回归叙述事件本身,抛弃以往献礼片不肯丢下一人,不肯遗漏一事的历时性叙述。电影在片头通过交叉蒙太奇将六个时空的片段剪辑在一起,将历史上一些关键人物,通过字幕和解说的方式,简单介绍,将故事迅速推进,交待时局,介绍背景,以点带面,引出本片故事的主人公。本片将视角定位于李达与王会悟夫妇之上,通过二人,将其他配角人物依次引出,以准备一大的召开为核心线索,中间穿插各个党派,与国内时局,以及其它与事件相关的历史人物的一些小故事,用小的视角透视大的时代,用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引领其他线索逻辑的并进,使得本片叙述层次分明,观众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历史事件,也有了新的了解与认知。

        2 散文诗式镜头语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他认为意境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本片打破观众对于商业主旋律固有的“规矩”认知,从故事本身出发,在一些情节处,采用了散文诗式的镜头语言,注重意境氛围的营造。王会悟出场的运动镜头,楼梯阁楼下一袭婚纱,手捧红色捧花,干净利索的短发,配之室内昏黄的光线,从阁楼缓缓走下,营造出朦胧的影调风格,江南女子特有的清秀与知性被生动诠释。浙江嘉兴南湖上,王会悟撑着一把伞坐在船头,古色古香的木船,烟雨朦胧的南湖,纸伞与婀娜的身姿,配之青绿色的山水色调,仿若一幅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述说着无限的美感。

        3 符号化意蕴传达——火种

        符号与象征是人类认识、解释和改造世界的载体,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借助符号与象征来传达意义、表达人的本质力量。商业类主旋律电影要想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就要避免单纯说教,要努力实现与受众情感的共鸣。在带给观众感观娱乐的同时,文化符号的象征性则显得尤为重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电影《1921》对于火种的表现,给予了多次特写。它在影片的探讨,已不仅仅在于是否关乎中国制造,它更是对于希望与新生的渴望,是无数革命先烈内心熊熊烈火的蓄势待发,是中华大地上革命火苗的新生。

 多维度的群像塑造

        中国当代的主旋律影视作品,要体现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人文精神。特别是政治历史类题材影片,要想真正达到影以载道的效用,就要用真实的力量鼓舞人心,要将故事内容的叙述生活化,人物原型的塑造人性化。电影《1921》在忠于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艺术创新,以历史演变为主轴,用真实的人性与情感塑造人物,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刘仁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历史伟人通过李达夫妻二人的生活所串联,影片生动还原了早期共产党人群像,用朴实日常化的人物塑造,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1 还原小人物的烟火气

        所谓“大事不拘,小时不虚”,要想让故事里的人物足够可信,就要充分还原小人物的烟火气。当历史书本上的革命伟人开始相互调侃,对美食有同样的热爱,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他们便开始变的接地气,剧情也就自然多了几分烟火气息。影片中,毛泽东拜访李达夫妇,同为湖南人的李达竟然不吃辣,毛泽东小小的失望,这个细节竟让人感觉如同小孩子般的可爱。参加一大会议的王尽美、刘仁静、邓恩铭首次到上海,被晚上的十里洋场所吸引,那种玩耍嬉戏的快乐,完全符合他们这个年纪应有的活泼。在特定的年代下,烟火气息的还原,让我们感觉到一丝生活的美好。【2


【2】 黄建新,李道新.《1921》:献礼片的创新实践与中国电影的整体思维——黄建新访谈【J】.电影艺术.2021(04):105-111


        2 塑造有记忆点的人物

        主旋律电影所塑造的角色,在忠于历史原型的基础上,人物群像的塑造也必须具备典型性,要有记忆点,要把我们在历史中学到的名字变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面对敌人逮捕,从容淡定,纵深一跃的何书衡;组织力强,行动果决,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刘少奇等。即便在电影中一闪而过的历史伟人,也都给观众展现了最直接的性格特征,这也是历史剧人物塑造所必须具备的要求。

        3 女性主义群像的转变

        在近年来,女性意识被反复强调,女性觉醒,女性独立成为热议的话题。在主旋律电影中也出现越来越多的女性形象。她们不再是中国传统妇女形象,变得有理想,有个性,她们积极投身革命事业,勇敢追求理想与爱情。《1921》里的王会悟,扮相既有上海时髦女性的妩媚,又有革命者的坚韧与忠贞,她用自己的行动传达独立自由的思想,是中共南湖会议的“红娘”;端庄,优雅,学识渊博的“博文女校”校长黄绍兰,出场便是在理发店打理头发,正是这样的摩登女郎为“一大”代表提供了住宿;出场不多,剧情起承接作用的杨开慧,三次出场却赚足观众的眼泪。初次送别“润之哥”是年少的喜欢与分别,二人在万家灯火中相拥而视,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而最后的枪声响起,是生离死别,是革命党人不屈的信念。

 年轻态的主题表达

        目之所及,心之所向,眼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锦。100年前,我们的革命伟人与历史先行者平均年龄也只有28岁,十三位“一大代表 ”意气风发,在上海十字街头向着喷薄而出的红日,坚定的奔跑,眼中充满了青春的斗志。电影《1921》讲述的是青年人的故事,它的主题表达则需要更加年轻化,年轻态的审美方式。影片大胆采用全年轻人的阵容,发挥演员的影响力,利用年龄上,心理上的优势来把这种青春,新生的主题传达给观众,让人感受影片的青春激情,感受先辈们100年前青春的力量。【3


【3】 李道新.《1921》:走向一种整体思维的中国电影【J】.当代电影.2021(07):13-15+12


        1“青年人”与“年轻人”的对话

        1921年的中国,局势紧张,各方势力虎视眈眈,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在上海汇集,他们要为四万万同胞寻找出路。就是这样的一群青年人承担起了救亡图存的重担,在烟雨飘渺的南湖游船上创立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一部关于青春的故事,影片在许多细节处也着意表现这一主题,毛泽东影片中的不断奔跑;三位年轻的“一大”代表对哈哈镜的好奇;与李达夫妻隔窗而望的小女孩,代表一种希望与新生,懵懂的大眼睛仿若我们年轻的观众,抽身于影片之外,静静观看先辈们的事迹,这是一种时空的对话,是情感与价值观的传承,是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发展史上的见证。

        2 多元化的类型元素

        主旋律电影要想吸引年轻观众,就必须摆脱过去脸谱化,程式化,类型单一化的创作。电影《1921》加入多种影片类型元素,通过多样化表现吸引观众。影片将故事定位于1921年的上海,在表现当时的社会局势时,引入悬疑类型元素,精彩刺激的 追捕与卧底暗杀,既表现了紧张的时局,也吸引了观众眼球。影片在一些情节处也不时加入一些幽默元素,通过人物间的相互调侃,一些方言的运用来调和影片的严肃质感,放松观众的神经质,带来轻松与愉悦。【4


【4】 张斌.陌生化·类型性·年轻态——《1921》的三重创新与新主流电影的美学扩容【J】.传媒观察.2021(07):13-17


        3建党献礼片再创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旋律影视作品迎来创作新高潮。献礼剧也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尊重历史与现实,注重细节的营造,人物情感的共鸣,是艺术创作的新追求。电影《1921》的总导演黄建新也参与创作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建字三部曲”,他也在不断摸索中寻找着献礼片的发展方向与脉搏。但归根结底是真实,真实是不断指导创作的前提与基础,故事真实,人物真实,情感真实是最打动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将引发我们的共情与共鸣,使我们铭记那段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精神力量。

 语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 回望建党百年,我们从苦难中走向辉煌。在这样的契机下,电影《1921》的上映,不仅仅是一部建党百年献礼片,更是指导无数青年人奋勇前行的爱国教育片,无数革命先烈的精神感召将更加坚定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铮铮铁骨正青春,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作者:闫默含


        《那人那山那狗》是第五代导演霍建起所执导的剧情文艺片,由彭见明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退休的父亲带领接班自己邮差员职位的儿子熟悉山路并产生情感变化的亲情故事,以诗意化浪漫主义色彩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世外桃源乡间生活。

浪漫主义文艺的叙事风格。

        影片整体基调呈浪漫主义风格,色彩、镜头、音乐等相互对应衬托,表现出乡村生活的恬静美好。譬如选景拍摄时,采用大量自然风光、用大全景表现诗意化的人文气息、自然美,与国外著名电影《洛丽塔》有异曲同工之处;在音乐方面选用悠长缓慢的抒情风歌曲,与此片含蓄朴实的感情产生合宜的交融与成就。影片在视听感方面节奏、风格呈现出高度统一,向我们呈现了一个节奏感很慢但又十分惬意的年代生活。

        含蓄的父子关系建构。

        影片在构建父子关系时并没有产生戏剧强烈的矛盾,而是以小河流水般淡然地为我们呈现一段由远及近的情感距离转变。影片中父子对话少之又少,多用动作、神态来表现,譬如儿子找不到父亲时的四处勘探表达了儿子对于父亲内心的在意,又用了铃铛与收音机、儿子问“谁看见你过河了?”及儿子的自白交代等两代人时代的矛盾和经历突出距离感,到最后儿子将脚放在父亲身上,像小孩子一般与父亲亲近,影片便达到高潮,真正意义上完成了父子间隔阂的距离,含蓄的关系建构十分真实地写照出了父子情的温热,引起观众强烈共情。

        老年人的人文关怀展现。

        影片围绕父子接替职位展开故事,而其中接替的原因就在于父亲年纪大了,影片以大量篇幅讲述了老年人留守山区的部分,也是这部片最动情的地方,譬如父亲为了不让盲人奶奶失望,每次都带一封空信来念,通过父子的对话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位老人的处境,表现了那个年代人民在事业与家庭之间的进退两难,最终选择放弃家庭的凄凉;电影中多次选用插叙片段回忆父亲年轻时的情景,表达了父亲对于年轻的向往与热爱、对人年老的无奈与悲伤,影片年轻人与老人的强烈对比与交互,体现出导演对老年人的极度关怀、对年轻人的警示与期盼。

        电影《那人那山那狗》用最朴实的手法、镜头表现了一个山区里最平凡的故事,细腻而动人的笔触勾勒出一份最真挚的父子情感,让观众回归最本原的自我,唤起每个人心中的情感回归。

        《那人那山那狗》,带给我不一样的震撼,使我真正懂得了爱、懂得了延续,生命的延续、工作的延续。

        青翠的山,淳朴的人,忠诚的狗,无尽的路。

文旅太原新闻矩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