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运大河——黄河流域礼仪文化展”,9月24日在山东省邹城博物馆开展。来自黄河流域不同区域、涵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题材的近百件文物,从黄河流域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出发,展现黄河流域礼乐文化对中华文明的深远影响。
展览由山西省文物局、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指导,太原市文物局、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宁市文物局)、黄河寻根问祖文化联盟主办,太原市晋祠博物馆、邹城市文物保护中心(邹城博物馆)等承办,汇集了黄河根祖文化联盟单位的展品近百件(组),辅之以诗歌、绘画、纹饰等元素,分“礼仪之源”“礼仪之流”“礼仪之合”三个单元。
展览亮点众多,以“礼制”文化为主线,探寻黄河文明根源,展示黄河流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弘扬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呈现出黄河流域根祖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根和血脉。2022年,由太原市晋祠博物馆牵头,联合山东、陕西、甘肃等7省区14家文博单位和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7家“省校合作”院校,共同成立了黄河寻根问祖文化联盟。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表示,太原文博人将携手黄河流域文博单位,充分发挥联盟作用,考古为基,学术为本,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在交流互鉴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