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抵达河内开始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10月12日晚,应越南总理范明政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强乘包机抵达河内内排国际机场,开始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摄本报河内10月12日电 (记者陈尚文、杨晔)应越南总理范明政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12日晚乘包机抵达河内内排国际机场,开始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裴青山和中国
李强同老挝总理宋赛共同出席玛霍索综合医院大楼落成仪式
当地时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万象同老挝总理宋赛共同出席中国政府援建老挝玛霍索综合医院大楼落成仪式。新华社记者 刘 彬摄本报万象10月12日电 (记者陈尚文、杨一)当地时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万象同老挝总理宋赛共同出席中国政府援建老挝玛霍索综合医院大楼落成仪式。李强对玛霍索综合医
韩正会见哥伦比亚外长穆里略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国家副主席韩正12日在京会见哥伦比亚外长穆里略。韩正表示,建交44年来,中哥关系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去年10月,习近平主席同佩特罗总统共同宣布中哥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为双边关系发展指明方向。双方要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深化政治互信,坚定相互支持。欢迎哥方加入共建“一带一
丁薛祥出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4年年会并讲话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丁薛祥12日在北京出席国合会2024年年会并讲话。丁薛祥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
行走的思政课丨徒步任山河
从1995年开始,每年清明节前夕,宁夏固原都有一群师生擎起鲜红的旗帜,徒步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长眠于此的300多名烈士。54公里的路程,10多个小时的行走,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延续近30年。翻山越岭,路途漫漫,用汗水书写青春,用心灵感悟历史,爱国之情穿越时空,在青少年心底共振。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道中华·丹东行丨元宝区黑沟村:兴边富民 共绘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人民网丹东10月11日电 (记者任英花)10月9日至13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道中华·边疆行”走进辽宁丹东,领略这座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独特的山水风貌和人文景观。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鸭绿江畔,是一座以工业、商贸、港口、物流、旅游为主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丹东市现有人口234万,多民族聚居在这里。
道中华·丹东行丨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
人民网丹东10月11日电 (记者任英花)丹东是一座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底蕴深厚的城市,也是一座因抗美援朝战争而闻名的“英雄城市”。近期,“道中华·丹东行”报道团队走进位于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重温那段烽火岁月。抗美援朝纪念馆前红旗飘扬。人民网记者 任英花摄抗美援朝纪念馆位于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畔的英华
以京津冀生态高水平保护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以京津冀生态高水平保护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京津冀三省市人口总量超1亿,经济总量超10万亿元,是我国城镇化水平较高、创新要素最发达、科技和人才成果最丰富以及数字经济发展优势明显的区域之一。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
“追梦中华·重走滇缅路——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微课堂”在昆明举行
人民网北京10月11日电 (肖聪聪)10日,由中国侨联主办,云南省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重走滇缅路——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微课堂”在昆明侨光小学举行。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云南省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主持工作)徐盛兴出席并讲话。中国侨联办公厅副主任刘红参加活动,云南师范大学华侨华人研
《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发展与理论构建》一书出版
近期,《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发展与理论构建》一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围绕“民事司法中的枫桥经验”的主题,从具体的民事诉讼司法实务和理论研究的角度,对枫桥经验、人民调解及其他调解方式、多元纠纷解决方式、诉源治理等进行梳理分析,对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枫桥经验”的体现和运用进行系统的研究。
《大党伟力:中国共产党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书出版
近期,《大党伟力:中国共产党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从历史、理论、制度、实践等方面解读中国共产党,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尤其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理论指引和道路开辟等方面考察党的领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该书力图告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与文献研究”博士生学术会议召开
近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与文献研究”博士生学术会议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2024年度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支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主办。参会人员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与文献问题展开学习和交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
矛盾与中和:从思维方式看“第二个结合”的内在契合性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契合,意为两相符合。不同事物的契合性就是一种先在的共同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实现“第二个结合”,正是由于两者在思维方式上存
习近平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外方嘉宾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孙奕、温馨)10月11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的外方嘉宾。习近平首先同来华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的部分外方嘉宾代表合影留念,对国际友人长期致力于对
彭亚芳:一声承诺 一生作答
无偿献血156次,爱心资助孩子十余名,坚守承诺一辈子……彭亚芳,是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的一位居民,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她,从小生活清苦,一家七口挤在一间草棚里。50余年来,她始终以至诚至信之心待人,以满腔爱心与善良奉献社会。今年,彭亚芳入选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名单。彭亚芳。(受访
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集理论之思,汇大家之言。《理论圆桌会》栏目,紧跟理论热点,关注理论动态。本期主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作出重要决策部署,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主要任务,这对构建高水
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历史变革
《历史的深度》一书以历史进程为线索,以深刻洞察和细节展现,讲述了从清代后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重要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并提供了宏观、中观、微观三种视角,让读者对历史的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
透视新兴科技如何改变生活
《新科技通识课》一书围绕当下科技领域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从宇宙的深处探索到地球的信息网络,再到生物技术的奥秘、能源与材料的创新、环境保护与风险的管理,以及高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等展开讲述,不仅为读者提供探索科技进步的视角,更深入探讨科技与我们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深刻理解五星红旗的内涵
《五星红旗是如何诞生的?》一书立足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历史图片和国旗图案设计原稿等众多文物,通过“让文物说话”,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筹建新政权的过程,再现了五星红旗如何诞生并被确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鲜活历史,帮助读者深刻理解五星红旗的内涵,深刻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