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
以坚强党性树立践行正确权力观
●坚强党性是树立践行正确权力观的关键所在,正确权力观是坚强党性的外在表现习主席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丰富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工具箱,加强高级干部履职用权全方位监管”。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手中掌管着一定的资源、拥有着一定的权力,尤其要自觉树立践行正确权力观,做到
深入研究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基本问题(学苑论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提出“编纂生态环境法典”这一重大任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必将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坚强法治保障。要深化对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相关问题的研究,以高水平研究成果助力
让生态环境法典更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必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立法论研究,探求如何将绿色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体现到生态环境法典中,实现
从我国法典编纂传统中汲取立法智慧(学术随笔)
中国古代虽无名为“法典”的立法,但甲骨文中早有“典”这一字。古人“辑册为典”,实为知识的系统化与规范的体系化,已蕴含着追求系统性法治的基因。若从先秦时期的《法经》算起,我国法典编纂传统已延绵2000多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编纂生态环境法典”,这对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法治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保护耕地重数量更要重质量
原标题:保护耕地重数量更要重质量提升耕地质量是提高农业综合产能的治本之策。考虑到今后农产品需求不减和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如能在提升耕地质量上取得新突破,相当于增加了耕地面积,即以农田质量的有效提升弥补耕地数量的相对不足。“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5.46亿亩”,
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之一。《决定》强调了我国改革开放明确的
让改革举措更加可感可及
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可感可及”意指让改革的初衷、过程和结果更加符合人民需求,增强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获得感、幸
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共建美丽中国
原标题: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共建美丽中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以思想的力量引领书写时代答卷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马克思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尤需强化理论思维,尤需科学思想的领航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等重要问题时,多次用“思想武器”作比喻,深刻阐明思想力量的核心要
“村民过上好日子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是党员,我在岗位”)
江洪流(右)在和村民查看黄金香柳的生长情况。秦廷富摄“党员身份能够鞭策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为父老乡亲们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那你进来坐嘛。”听到村民王建桥这句话,江洪流喜出望外。推进乡村文旅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是重要一环,而这离不开村民的支持配合。“我们这有什么
清单明权责 履职更规范(深度关注·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④)
图①: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基层干部在双江镇芋头村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李尚引摄 图②: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朝阳乡木鱼村,驻村工作队员(右一)在帮助村民晾晒玉米。邓良奎摄一大早,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庙台乡乡长马思敏就来到李岗村党员创业示范基地,和工作人员商讨当季的瓜菜销路,这已经是他当月走访的
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本报电 (记者刘军国、董丝雨)2024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近日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启动,主题为“保护古树名木 全民共建共享”。启动仪式上,发布了古树名木保护纪录片《不如去看一棵树》第一季,古树名木保护主题曲《古树芳华》。近年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会同有关部门,指导推动
“乱石地”成为“聚宝盆”
金秋时节,陕西省岚皋县石门镇庄房村一片丰收景象。村民余贤成又来到他家的槐树林下查看魔芋,柄壮叶绿的魔芋葱茏了整块林地。余贤成笑得直咧嘴:“今年魔芋长势很好,收入肯定又增加了!”这要搁在6年前,余贤成想都不敢想,6亩“乱石地”能有今天这样喜人的收成。庄房村山高坡陡,泥少石多。余贤成的这片魔芋地也不例外
青山有“价” 绿水含“金”(人与自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景区绿意盎然,景色宜人。邵 良摄苏皖两省交界处的洙漕河支流,清澈的河水从桥下流过。小桥东边,是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洑家村,大片生态湿地中,一丛丛的芦苇、菖蒲、鸢尾花,相映成趣;小桥西边,则是安徽省郎溪县凌笪镇下吴村,连片农田里,水稻已经抽穗。这里原本是青虾养殖基地,如今退养转型,成为
找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力点
原标题:找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力点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是决定大国兴衰的关键因素。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适应人与
欧中加强合作才能促进绿色转型(国际论坛)
为了促进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各方应致力于打造开放合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当今世界,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一些人甚至鼓吹“脱钩”。欧盟和中国尽管在某些方面存在不同意见,但仍然是至关重要的合作伙伴。欧中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符合双方利益,对世界也是有益的。中国积极应对气
展示出版成果 推动文明交流(国际视点)
为期5天的2024年印度尼西亚国际书展日前在雅加达会展中心落下帷幕。作为东南亚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书展之一,本届书展展示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物。中国出版机构组团参展,共展出400余种、700余册中国精品图书。中国与印尼出版机构以书展为平台,进一步密切两国在文化和出版领域的交流合作,助力更多
贵州省纪委原副书记、省监委原副主任张平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贵州省纪委原副书记、省监委原副主任张平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张平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无视组织原则,在组织进行谈话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为
绿色出行成为新风尚
从城市到乡村、从长途到短途,国庆假期,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为假期交通增添亮色,也为绿色发展添薪蓄力。新能源汽车出行比例提升。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自驾出行比例占80%,预计超15亿人次,其中新能源汽车流量持续高速增长,为完善自驾出行体验,各地多措并举强化充电保障能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