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增动力 发展添活力)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和发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支持全面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等体制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保持战略定力,敢于战胜各种风险挑战
“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洞察国际格局演变和全球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需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作出深刻阐述,为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推动高质量共
浙江稳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三组缩减数据,见证浙江城乡融合发展的稳健步伐:“八八战略”实施2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37缩小到1.86;地区居民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缩小到1.58;“山区26县”首次动态减员,摘帽的3县区跻身中游。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把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作为主攻方
深入理解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
原标题:深入理解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翟立新任天津市副市长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名单(2024年12月3日天津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任命翟立新为天津市副市长。
新时代重大经济理论实践问题的科学回答
原标题:新时代重大经济理论实践问题的科学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接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
推动民族地区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原标题:推动民族地区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2024年9月27日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支持民族地区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各地区在经济上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融为一体
“两重”建设利当前惠长远
原标题:“两重”建设利当前惠长远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表示,明年要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据了解,2025年部分“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于今年10月份提前下达。宏观政策靠前发力,前瞻性、延续性、针对性进一步增强,将为明年“十四五”顺利收官乃至“十五五
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学思践悟】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才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必须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刻认
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三重维度
原标题: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三重维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关系一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治理工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
【光明时评】加强粮食安全教育 倡导勤俭节约之风
原标题:【光明时评】加强粮食安全教育 倡导勤俭节约之风【光明时评】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方案强调,把粮食安全教育、勤俭节约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国情教育等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学习实践、体验劳动等形式,开展反食品浪费专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形成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习惯
【光明时评】开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光明的未来
原标题:【光明时评】开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光明的未来【光明时评】 近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担当作为,开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光明的
【光明论坛】坚持守正创新 不断取得改革新突破
原标题:【光明论坛】坚持守正创新 不断取得改革新突破【光明论坛】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文章指出,坚持守正创新,既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四个自信”不动摇,又要有敢创新、勇攻坚的锐气胆魄,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
清风正气拂面来
榕城福州的初冬,依然满眼苍翠。在福建省委党校内的省党风廉政警示教育馆,兴业银行福州分行50名新任中层干部正聚精会神参观学习。一件件案例、一组组数字、一句句忏悔,让在场干部深受触动。把党员干部警示教育与党校学员党性教育有机结合,以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涵养廉洁文化,打造纪检监察宣传IP形象“纪嘟嘟”,
“该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改”(思想纵横)
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改革,首先要明确改什么、不改什么,否则就可能南辕北辙,产生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强调“该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改”,体现了守正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对于进一步
抓住健全国家安全体系的重点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面对的是百年变局下波谲云诡、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就“健全国家安全体系”作出战略部署,提出“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我们要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推动国
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力量(有的放矢)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既需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物质富裕;也需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实现精神富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表明,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新征程上,我
协同守好安全生产底线
近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应急管理部纪检监察组下沉到6省40多家社会面单位、矿山企业、消防队站等实地调研监督,着力查找应急管理系统履责薄弱环节,督促消防系统紧盯人员密集、风险突出的场所,扎实推进“拆窗破网”、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畅通生命通道等安全整治行动,督促矿山安监系统督政与督企并重,推动矿山安全生
靶向发力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1至10月,全省共查处‘三乱两多’问题2434个,处分1787人,推动职能部门整改问题3855个,健全完善制度940项……”这是广东省纪委监委聚焦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及拖欠企业账款多、限制竞争条款多“三乱两多”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的阶段性成果。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优化营商环境作出
良法善治丨微视频:明法于心 守法于行 习近平引领筑牢法治之基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从把宪法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普遍设立宪法知识课程,到各地建立宪法宣传教育场馆,组织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人民群众宪法意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充分彰显。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