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
坚持高校思政课建设与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同步推进
王晓伟 新时代新征程中思政课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必须将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紧密结合,同步推进,以确保党的创新理论能够深入人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用党

党建网

深刻领会《建议》坚持人民至上原则
龚维斌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坚持人民至上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写入《建议》。这意味着“十五五”时期,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

中国纪检监察报

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陈一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是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着

党建网

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的要旨与举措
郭 雳 涉外法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和外交工作大局。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涉外法治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19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强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为推进改革发

人民网-人民日报

深刻把握“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书写了“两大奇迹”新篇章,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深刻揭示了“人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根本性地位,为中国式现代化找

光明日报

承前启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莫纪宏 民主和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与基本标志。“十五五”规划建议作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总体部署,彰显了我国在坚持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的同时,以法治护航发展、以民主凝聚力量的坚定决心,为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目标夯实了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学习时报

指引共同书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林 震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胸怀人类前途命运的崇高境界和世界眼光。今年7月出版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收录的79篇著作中,有多篇论及这些主题,深刻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党大国领袖对全球生态文明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共产党人的规划智慧:一种长期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观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一“中国奇迹”不是“飞来峰”,而是充分体现了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的长期主义这一中国特有的经济社会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计划),有力

光明日报

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能力
姜泽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政治能力”这一重要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指导,充分运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成果与政治实践规律,传承弘扬中国“尚贤使能”文化传统,聚焦党的政治属性、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追求,突破以“

人民网-人民日报

遵循新发展理念做好经济工作
周 文 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按照新发展理念做好经济工作。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

经济日报

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
欧阳纬柠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的一个关键词。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和基础支撑,高效能治理重在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优化资源配置方式与社会运行规则。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统一于

人民网-人民日报

“历史耐心”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
“历史耐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大历史观提出的一个标识性概念,折射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深刻理解“历史耐心”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能为破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层次难题提供重要的学理支撑和方法论基础。 1.重大发展战略是保持“历史耐心

光明日报

全球治理倡议,是世界的合唱
【光明论坛】 2025年9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之后中国提供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旨在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部随后发布的《全球治理倡议概念文件》,系统阐述

光明日报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
全国党建研究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期盼,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汗水。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中

人民网-人民日报

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 系统性增强我国经济发展韧性
谢宝剑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坚持全国一盘棋谋划经济工作,攻克了我国经济发展许多中长期存在的难题,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不断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全国一盘棋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许多都收入在

人民网-人民日报

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李 非 黄 婧 当今时代,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复杂交织。如何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和安全,反复强调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许多重要论述都收入《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比如,《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指出:“这次中央全会对统筹发展和安

人民网-人民日报

深刻认识五年规划彰显的制度优势
王一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在加紧落实规划目标任务的同时,适应形势变化,把握战略重点,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并非中国独有,也不是中国首创,然而坚持接续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的唯有中国。五年规划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色鲜明的实践,深嵌于中

人民网-人民日报

科学把握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内在逻辑
孙明增 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基础,只有思想上精神上的强大才是内在的持久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创造性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和内生规律,它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命题,是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实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根本保证。新时代新征程,科学把握坚持党的文化领导

天津日报

始终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
牛先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不断弘扬和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

学习时报

书写新时代民生建设新篇章
杨振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就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怎样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问题,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我国民生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战略性创新、开创性进展,使我们党

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