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
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大思政课”建设
彭庆红 【建设教育强国·教育笔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要永远传承和大力弘

光明日报

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日本侵华罪证研究的新进展及其价值
张连红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日本军国主义惨无人道的侵略行径、令人发指的屠杀罪行、野蛮疯狂的掠夺破坏,给中国人民和广大亚洲国家人民带来了惨绝人寰的灾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谴责侵略者的残暴,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善良的人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过程、运行机制及其当代回响
徐蓝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至今已经80周年。80年来,人们不断从这场旷古未有的全球大战中,总结它所留下的丰富遗产和成功经验,服务于现实,并展望人类未来的发展之路。本文拟对大战中诞生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过程、运行机制及其在当代国际政治中的重要

光明日报

清醒认识西方二战史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
刘本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并肩作战,为人类文明的生存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由于西方国家在国际舆论、学术研究、媒体话语等方面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随着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延续,西方的二战历史书写与传播逐渐产生严重的历史真相偏差,导致历史虚无主

学习时报

正义必胜 和平必胜 人民必胜——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正义必胜 和平必胜 人民必胜 ——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解辛平 巍巍长城,如脊如梁,挺立山河。 2025年新年前夕,习主席发表新年贺词,身后的“万里长城”画卷气势恢弘。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1月1日,天安门广场,国歌声中

中国军网

续写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这篇大文章
郭宁宁 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亲自主持编制《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以下简称“3820”战略工程),擘画了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宏伟蓝图。1995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市第七次党代会上,明确了“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而努力奋

人民网-人民日报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奋进民族复兴伟业——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  冯春梅  金正波  李龙伊 站在北京西南的卢沟桥上,永定河静水流深,蜿蜒而去。极目远眺,高铁列车往来穿梭,开向远方。 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中,一个声音更加响亮:历史因铭记而永恒,正义因捍卫而昭彰,精神因弘扬而弥新。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

人民网

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沈开艳 日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现代化人民城市理论具有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的重要论述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凝结着对城市发展本质规律深

解放日报

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原创性贡献与实践伟力
杨须爱 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战略高度创造性提出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揭示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精髓,丰富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

人民网-人民日报

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
徐志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加强规划和力量整合、加强史料收集和整理、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人民网-人民日报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理论意蕴与实践价值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考察,鲜明提出“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此后,在202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重要宣示,表明了我们党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坚强决心和坚定

光明日报

中央八项规定对党的作风建设的精神引领
汤俊峰 “我们抓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看起来是小事,但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纠治“四风”,以自我革命伟大实践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风政风社风焕然一新,党心军心民心高度凝聚,为以中国

《党的文献》2025年第3期

全球安全倡议:建构新型安全理论的整体图景
刘雪莲 全球发展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打造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是人类的夙愿。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宁提供了中国方案。2023年2月,中国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维护全球安全、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

人民网-人民日报

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今年出版的《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以下简称《文选》)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关于经济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内容丰富、要点突出、立意高远,既有总体层面的战略谋划,也有就一系列重大经济问题提出的实践要求,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光明日报

从历史脉络中把握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历史感”
刘佳 历史感是一种基于历史认知形成的深刻意识与文化自觉,是历史观念、历史思维、历史担当、历史使命的有机统一。它不仅包含了对过去的理解,更是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视为具有内在规律的整体,成为联结三者的重要纽带。党员干部要具备历史感,从历史经验中总结规律,自觉将党的事业置于历史长河中谋划推进,主动遵循和运用

学习时报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卢 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取得伟大胜利,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

人民网-人民日报

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实践路径
贾钢涛岳子楚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也要坚持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打造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城市。持续打造现代化人民城市,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始

南京日报

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逻辑
现代化既是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解放和发展,又是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乃至上层建筑领域的深刻变革和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和优势的现代化。拥有这样一种特质和取向的现代化,对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推进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蕴涵着一系列具有原创

光明日报

探索城市特色发展新动力
沈开艳 路嘉煜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今年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

人民网-人民日报

长江文明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刘汉俊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所富有的深刻内涵。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

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