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现代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任晓刚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靠科技创新,科技现代化越来越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战略支撑。《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多篇文章对科技现代化作出重要论述。比如,《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指出:“经
深刻理解把握原创性
高长武 “两个结合”的主要创新点、突出原创性在“第二个结合”上。深刻理解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原创性,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的必然要求。 从主体性切入 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主体性是原创性的前提。只有建立起坚强的主体性,才能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中充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调解工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其中之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贯穿于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构成了我国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基本
抓住“关键少数”的理论意蕴
张 浩 领导干部作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对全党全社会都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这既是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践经验的总结凝练,也是
抗日战争胜利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贡献
陈金龙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经历抗日战争,我们深刻认识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性,民族凝聚力得到增强,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中国国际声望和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
李 林 文化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是我们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把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作为关键着力点,围绕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调“要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法
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实践中的创新发展
张文显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开辟新境界。6月7日,人民日报社、中国政法大学联合举办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宣传座谈会。本报理论版今日起推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众论”专栏,先行刊发与会专家的主题发言文章,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自觉贯彻落实,
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开栏的话 前不久,《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收录了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关于经济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本报今起开设“《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学习大家谈”专栏,邀请国内知名经济学者就相关内容进行解读,推动广大干部群众自觉用习近平经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学习借鉴中国式现代化的强烈意愿。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不仅能够更加清晰地呈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优势,更能为世界各国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拓展新的路
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历史观和价值取向
刘 伟 李 琼 黄 彪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2023年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质生产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的多篇文章对此作出深刻阐释。比如,《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
以历史主动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何虎生 薛思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历史主动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特的思想优势,是中国共产党人百余年来克敌制胜、开创事业的重要法宝。发展的历史、改革的历史就是党领导人民不断把握规律、开
坚持“五统一、一开放”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要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合力”。会议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
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引领推进新时代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发展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民间外交战略研究中心 近日,习近平主席向参加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倡议访华的美国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青少年匹克球文化交流访华团师生回复口信,祝贺他们访华取得成功,寄语他们“做两国友好的新一代使者,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主席的殷切寄语,成为推动中美
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财政知识体系
高培勇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财政工作,《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多篇著作对此作出深刻论述。比如,《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指出:“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服务实体经济,
教育强国建设驱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曾祥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教
社会治理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内涵与原创性贡献
王红艳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形成一系列理论成果并展现出强大实践伟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习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周文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我们认识和理解生产力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框架。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断,这一理论在《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有深刻阐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
传承东北抗联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
【学思践悟】 东北抗日联军(简称“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并领导的、由东北各族人民组成的抗日武装。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发干事创业热情。”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坚定
以前瞻的战略规划擘画发展蓝图——习近平同志主持编制《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实践启示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科学的战略规划是锚定奋进坐标的“路线图”,也是赢得发展主动的“指挥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中国式现代化有目标、有规划、有战略,一定会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国家发展
解决作风问题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
解决作风问题的一个重要着眼点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 欧阳淞 从“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到“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八项规定迅速地扩展着自己的影响半径,一幅“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壮丽画卷正在广袤的中国大地徐徐展开,并且更加深刻而又广泛地影响着世界。